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诺贝尔时刻 ...
-
周雨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曲线,眉头紧锁。
过去三天的实验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异常——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突然提升了40%,但理论上不应该有这样的跃升。她反复检查实验参数,确认仪器校准无误,可数据依旧稳定地偏离预期。
“这不合理……”她喃喃自语。
“什么不合理?”温衍的声音突然从背后传来,吓得她差点从椅子上弹起来。
“温、温教授!”周雨慌忙合上数据文件,“您怎么来了?”
温衍懒洋洋地靠在她的桌边,手里转着一支钢笔:“来找陆教授讨论论文,但他好像不在。”他瞥了一眼她屏幕上未关闭的图表,“咦?这个相干时间曲线……”
周雨心跳加速——温衍在量子物理方面的直觉敏锐得可怕。
“数据有问题?”他凑近屏幕,眉头微挑。
“我……我不确定。”周雨犹豫着,“按照理论模型,这个跃升不应该出现,但我已经重复实验三次了,结果都一样。”
温衍突然笑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仪器故障?”
“不,”他的眼睛亮起来,“这意味着你的实验可能发现了一个新现象。”
周雨瞪大眼睛:“可、可是陆教授说过,异常数据99%都是操作失误……”
“陆教授还说过,剩下的1%就是诺贝尔奖。”温衍从她桌上抽出一张草稿纸,随手画了几个公式,“来,我教你一个验证方法。”
他的推导过程潦草得难以辨认,但核心思路却异常清晰——通过引入非线性噪声模型,重新分析原始数据。
周雨盯着那些公式,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陆寒川会容忍这个“实验室灾难”这么久——温衍的数学直觉准得吓人。
陆寒川推开实验室门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幕:
温衍和周雨挤在一台电脑前,屏幕上跑着复杂的数据分析程序。温衍的草稿纸铺了满桌,上面画满乱七八糟的公式和……一只戴着眼镜的卡通企鹅?
“你们在做什么?”他冷声问。
周雨猛地站起来:“陆教授!我们发现——”
“我们发现你的实验数据里藏着一个未被理论预测的量子效应。”温衍懒洋洋地转着椅子面向他,手里举着一页数据分析报告,“周同学可能要改写教科书了。”
陆寒川接过报告,快速扫视内容。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突然定格在某个公式上。
“这个变换……”他抬头看向温衍,“你用了分数阶微积分?”
温衍咧嘴一笑:“聪明。”
陆寒川转向周雨:“重新设计对照组实验,我要看到完整的验证过程。”
周雨紧张地点头,却注意到陆寒川的目光在温衍的推导草稿上多停留了几秒——那张纸的角落画了个Q版陆寒川,旁边写着“理论验证中,请勿打扰”。
凌晨1:17,物理楼只剩下A-07实验室还亮着灯。
周雨揉了揉酸痛的眼睛,面前的咖啡杯已经空了三次。温衍和陆寒川分别坐在实验室两端——一个在疯狂敲代码,一个在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
奇怪的是,这种沉默并不令人不适。
“找到了。”陆寒川突然说。
温衍立刻跳起来凑过去看:“让我猜猜……是环境耦合项的相位问题?”
陆寒川没有回答,但微微点头的动作已经说明一切。
周雨看着两人默契地交换公式纸,突然意识到一个事实:尽管表面上水火不容,但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出奇地互补——陆寒川的严谨精确,恰好能抓住温衍天马行空的想法中的漏洞;而温衍的非传统视角,又总能看到陆寒川忽略的可能性。
“周雨。”陆寒川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明天开始新实验,你负责操作。”
她瞪大眼睛:“我?”
“数据是你发现的。”温衍冲她眨眨眼,“享受你的诺贝尔时刻。”
当周雨终于收拾东西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实验室——温衍正指着某个公式对陆寒川说着什么,而向来严肃的陆教授……嘴角似乎有一丝几不可察的松动。
第二天早晨,周雨刚到实验室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一个陌生的男声吼道。
她推开门,看到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正对着陆寒川怒目而视。温衍靠在实验台边,脸上带着罕见的冷意。
“赵副主任,”陆寒川的声音比平时更低几度,“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指控合作者窃取数据,这本身就不专业。”
“证据?”赵明理——物理系副主任冷笑一声,指着电脑屏幕,“这个异常现象是我的课题组最先发现的!现在突然出现在你们的论文里?”
周雨倒吸一口冷气。她当然知道赵明理在量子退相干领域的研究,但……
“您的数据截止到上个月。”温衍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危险,“而我们的实验用了全新的数学工具。”他调出一组对比图,“看这个关联函数——您的模型解释不了这个峰。”
赵明理脸色铁青:“年轻人,别太狂妄。我在这个领域发表论文时,你还在玩泥巴。”
实验室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陆寒川向前一步:“学术争议用数据解决。下周的组会上,欢迎您来讨论。”
当赵明理摔门而去后,周雨才敢出声:“那个……数据还要继续分析吗?”
“当然。”温衍已经恢复了平常的懒散笑容,“不过现在,我建议先检查一下实验室的监控摄像头——赵教授看起来像会告状的人。”
陆寒川看了他一眼,居然真的走向了安保系统。
周雨悄悄翻开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异常数据#59:当外部威胁出现时,两位教授的合作效率提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