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分别 ...
-
柳间絮站在码头,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水汽,将她已经长直的头发吹得如旗帜般飞扬。发丝掠过唇边时,她尝到了微苦的味道——不知是海水,还是眼角渗出的那滴泪。七年前,她在这里目送连如云乘坐的白色游艇消失在海天交界处;七年后,她脚下这艘锈迹斑斑的渡轮,正沿着当年那道逐渐淡去的航迹逆向而行。
"絮絮,该上船了。"父亲柳河拍了拍她的肩膀,手里提着的行李箱把手已经磨得发亮。柳间絮注意到父亲手背上新添的皱纹,像退潮后沙滩上留下的沟壑。
她点点头,脚底却像生了根。码头的木板在潮气浸泡下膨胀变形,缝隙里钻出几丛顽强的海草。七年前,这些缝隙里塞满了渔网上的彩色浮子和孩子们掉落的玻璃弹珠。
"在看什么呢?"母亲刘珂走到她身边,海风将她的声音吹得断断续续。顺着女儿的视线望去,空荡荡的码头只剩下几艘倒扣的旧渔船,船底附着层层叠叠的牡蛎壳,在阳光下像无数只窥视的眼睛。
"没什么。"柳间絮轻声回答,右手在口袋里攥紧那封泛黄的信。纸张边缘已经起了毛边,被她的手指摩挲出柔软的弧度,像一片被海浪打磨多年的贝壳。"只是在想,如云姐姐当年是不是也这样,看着石禹镇在视野里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一个可以装进信封的斑点。"
刘珂突然将女儿搂进怀里。柳间絮的鼻尖撞上母亲肩头粗砺的棉布,闻到熟悉的皂角香里混着海风的咸腥。她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比母亲高出半个头,却依然像七年前那个小女孩一样,把哭红的脸埋进这个温暖的港湾。
"会再见面的。"刘珂的声音透过胸腔传来,比七年前多了几分笃定,"S市很大,但也没那么大。只要两颗星星都在天上,总会有交会的轨迹。"
渡轮的汽笛声惊起一群海鸥。柳间絮踏上甲板时,锈蚀的金属传来细微的震颤,像一具沉睡多年的巨兽正在苏醒。当渡轮推开浑浊的灰绿色海水,她看见那群海鸥追随着船尾翻滚的浪花,洁白的羽翼掠过水面时,溅起的每一颗水珠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
海水逐渐变成深邃的蓝,柳间絮始终站在甲板最前端。当石禹镇最后一片屋顶沉入海平面时,她松开紧握的右手——掌心躺着七年前连如云留给她的贝壳纽扣,此刻正被她的体温焐得发烫。
"如云姐姐,"咸涩的海风吞没了她的低语,"这次换我来穿越这片海。"
---
S市金融中心的高层办公室里,连如云正在审阅一份季度报表。十五岁的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放学后直接来公司,在家庭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商业知识,直到深夜。
"这部分数据有问题。"她用红笔圈出一处数字,声音平静得不像是这个年龄的少女,"去年的增长率不可能突然下降三个百分点,去查原始数据。"
助理双手接过文件时,瞥见少女手腕内侧有一道浅色疤痕——那是七年前渔镇孩子特有的标记,被粗糙的缆绳磨破后,永远留在皮肤上的勋章。
助理恭敬地接过文件,对这个年轻女孩的命令没有丝毫怠慢。在连氏集团,谁都知道连胜楠老太太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孙女。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连如云头也不抬:"进来。"
"小姐,您要的资料。"新来的实习生小心翼翼地放下一叠文件,好奇地偷瞄着这位传说中的"连家天才"。
连如云抬起头,黑直长发垂在肩头,凤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还有事?"
"没、没有!"实习生慌忙退出,差点撞到门框。
连如云揉了揉太阳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巧的首饰盒。打开盒子,里面静静地躺着那枚珍珠发卡。七年来,每当压力过大时,她就会这样看着它,仿佛能从珍珠柔和的光泽中汲取力量。
"柳间絮..."她轻声念出这个在心底重复了无数次的名字,"你现在在哪里?"
窗外,S市的夜景璀璨如星海。连如云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刻,一艘来自石禹镇的渡轮正缓缓驶入港口,船上有一个女孩怀揣着与她重逢的期待。
---
柳间絮站在新家的阳台上,望着S市陌生的天际线。他们租住的公寓位于城市边缘,虽然简陋,但比石禹镇的条件好多了。
"明天就去新学校报到了,"刘珂走过来递给女儿一杯热牛奶,"紧张吗?"
柳间絮摇摇头,接过杯子。牛奶的热度透过陶瓷传递到掌心,让她想起石禹镇冬天里连如云总会为她暖手的情景。
"妈,你知道连家现在..."她犹豫着开口。
刘珂的表情变得复杂:"听说连氏集团总部就在市中心那栋最高的楼里。不过絮絮,"她顿了顿,"七年可以改变很多事。"
柳间絮明白母亲话中的含义。七年前两个小女孩的约定,在成人世界里或许只是一个幼稚的童话。但她无法忘记那个星空下的誓言,就像无法忘记连如云临走时塞给她的那封信里,歪歪扭扭却真挚的字迹。
"我只是想看看她过得好不好。"柳间絮轻声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别想那么多,有缘的人自会再见。"刘珂的手指掠过女儿的书桌,突然停在一本手工装订的画册上。翻开泛黄的纸页,全是铅笔素描的海浪与贝壳,每一幅角落都标注着日期——正是连如云离开后的每一天。
夜深人静时,柳间絮从书包里取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上面贴满了关于连氏集团的剪报。在最新的一条新闻上,连如云站在一位威严的老妇人身边,表情平静而疏离。照片配文写着:"连氏集团继承人候选连如云出席慈善晚宴"。
柳间絮用手指轻轻描摹着照片中连如云的轮廓。那个会在沙滩上为她擦泪的女孩,如今已经变成了媒体口中的"商业天才"。她的眼神变得陌生,但柳间絮依然能认出那熟悉的倔强嘴角。
"我来找你了,"她对着照片微笑,"如云姐姐。"
书桌上的手机突然亮起。新的班级群里,班长正在转发"连氏杯"商业创意大赛的通知。海报角落的评委名单里,"连如云"三个字让她的瞳孔骤然收缩。
柳间絮将牛奶一饮而尽,转身从衣柜深处取出一个铁盒。掀开盖子,里面整齐排列着七年来收集的贝壳,每一枚都标注着采集日期。最上面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孩童稚嫩的笔迹:"等我们长大了,一定要一起回来找。——如云"
---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晨,连如云被一个梦惊醒。梦中她又回到了石禹镇的海边,柳间絮站在浪花中向她挥手,却怎么也听不清她在说什么。
床头柜上的手机嗡嗡震动,是奶奶的短信:"今天董事会议,不要迟到。"
连如云深吸一口气,将梦境残留的情绪压回心底。她站在衣帽间前,手指在一排昂贵的套装上划过,最终停在一件浅蓝色连衣裙上——那是柳间絮最喜欢的颜色。
"就今天一次。"她对自己说,仿佛穿这件衣服是对过去的一种隐秘纪念。
会议室里,连如云安静地坐在奶奶身边,听着董事们讨论最新的收购案。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看见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走过对面的街道。其中有一个女孩的侧影让她心头一震——只不过和记忆里蓬松的卷发不同,那女孩有着一头栗色的直发,披在她肩上,那走路时一跳一跳的样子倒是很熟悉…
"如云?"连胜楠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你对这个提案有什么看法?"
连如云迅速调整状态,流畅地发表意见。没有人注意到她说话时,手指一直在桌下摩挲着藏在袖口里的珍珠发卡。
会议结束后,连如云站在落地窗前,望着对面已经空无一人的街道。理智告诉她那不可能是柳间絮,但心跳却不受控制地加速。
"怎么了?"连胜楠走到孙女身边,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
"没什么,奶奶。"连如云恢复了一贯的平静,"只是在想下午的谈判策略。"
连胜楠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记住,情感是商人最大的弱点。"
连如云点头,却在心里反驳:那为什么您书房的抽屉里,一直珍藏着爷爷的照片?
她已经学会合适的时候关上嘴巴了,对自己没有利益的话,要少说。
---
S市第一中学的走廊上,柳间絮抱着新领的教材,努力记忆着教室的位置。这所学校比她想象的还要大,到处都是陌生的面孔。
"你是转学生吧?"一个扎马尾的女孩友好地凑过来,"需要帮忙吗?"
柳间絮感激地笑笑:"谢谢,我在找高一(3)班。"
"真巧!我们同班!我叫林小雨。"女孩热情地拉着她的手,"跟我来!"
穿过嘈杂的走廊时,柳间絮的目光被公告栏上的一张海报吸引。那是S市商业联盟举办的"未来企业家"奖学金公告,赞助方赫然写着"连氏集团"。
"对这个感兴趣?"林小雨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听说连家的大小姐也在我们学校,不过是在国际部,平时根本见不到。"
柳间絮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如云?"
"你认识她?"林小雨惊讶地瞪大眼睛,"她可是传说中的天才少女,连氏集团的准继承人!"
柳间絮没有回答,只是默默记下了海报上的比赛信息。或许,这就是命运给她的机会——一个能光明正大见到连如云的方式。
放学后,柳间絮独自来到图书馆,查找所有关于"未来企业家"比赛的资料。借阅台上放着一本商业杂志,封面正是连如云接受采访的照片。标题写着:《十六岁的商业奇才:连如云谈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柳间絮小心翼翼地拿起杂志,翻开内页。照片上的连如云穿着干练的西装,眼神锐利而自信,与记忆中那个为她擦泪的女孩判若两人。但在采访的最后一段,记者写道:"当被问及童年时,这位早熟的少女罕见地流露出一丝柔软:'我最怀念的,是海边小镇的星空。'"
柳间絮的指尖轻轻抚过这行字,仿佛能透过冰冷的纸张触摸到连如云说这句话时的神情。她合上杂志,做了一个决定。
"我会参加这个比赛,"她对着杂志封面轻声说,"然后堂堂正正地站在你面前,如云姐姐。"
“你应该…没有忘记我吧。”
窗外,S市的天空开始飘起细雨。城市的另一端,连如云站在连氏大厦的顶层,望着雨幕中模糊的城市轮廓,无端想起石禹镇雨季潮湿的海风,和那个总爱在雨中奔跑的卷发女孩。
两颗思念的心,隔着城市的喧嚣,在雨中无声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