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补课 ...

  •   田野上四年级时,马学文上六年级。

      马学文衣着整洁,个子高,人长得精神,是他们班的升旗手。

      小学升旗仪式向来是六年级学生念稿以及升旗的。

      念稿的是六年级的一个女孩子,据说是他们班的第一。

      升旗手有四个,两男两女,各个精神好看。

      马学文还是领操员,每天上午的广播体操,田野都能看到前方铁架子上马学文的身影。

      马学文肢体舒展,做起广播体操时有种舞蹈感。

      田野心想,马学文是那种不擅长爆发性运动的人,而自己相反,自己很擅长猛冲。

      田野在小学出了名的跑得快,主要是六十米和一百米短跑,他跑得比六年级的还快,四年级同学完全被他碾压。

      田野还擅长跳高跳远,他看着个头小,可是像猴子一样灵巧。老师说他不愧他的名字,确实有一点野性。

      然而田野的头脑也像猴子,他在学习上完全不开窍。

      他在课堂上坐着都觉得困难,他总想动一动,最好能起来走一走,出去跑一跑。

      不能动就眼望窗外,想象自己在操场上奔跑。

      田野的溜号行为常常被老师点名批评,说他都考倒第一了还不知道听讲,想蹲级吗?

      田野整个小学都被念叨着蹲级,在他六年级的时候,他真的留级了。

      因为田野妈忽然想送他去镇上念中学。可是他的成绩,老师说镇上不会要他的。

      田野妈勒令田野再好好学一年,念好了就去镇上住校寝。

      田野一听,能不用跟爸妈住在一起,一下子有了冲劲儿。

      可是落下的功课太多,不是一年六年级就能学明白的。

      田野妈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她就拄着拐,带了六双新钩的拖鞋,去马学文姥姥家求情了。

      她想让马学文帮田野补一补课,两个小孩毕竟小时候就玩在一起,趁着暑假,他俩能边玩边补课就最好了。

      这时的马学文上初二,已经去镇上念学。

      暑假回来,他难得决定在姥姥家度过一整个暑假,没想到揽来这么个大麻烦。

      但是看着瘸腿的田野妈堵在门口,姥姥又用商量的语气问他意见,他就不好意思开口说不了。

      反正说得是边玩边补课,正好他一个人待着也有些无聊。

      初一结束的暑假他还去同学家玩了呢,可是初二的暑假他不愿意去了,感觉去别人家没有在自己家舒服。在自己家自己就是天,尤其是姥姥家,他就是个土皇帝。

      一切还不是他想咋样就咋样?

      至于能把田野教成啥样,那不关他的事,田野学不好本来就是他脑子笨。

      于是,田野再次天天造访马学文家了。

      上了初中的马学文和小学的田野,差距更大。

      马学文总有点高高在上的架势,动不动就用看不起田野的语气损他。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啊?这都不懂。”

      他虽然会骂田野笨,但是该讲的题他也真讲。倒不是负责什么的,他只是有点享受这种自己会而别人不会的感觉,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好为人师。

      田野的脾气其实不咋地,他有点倔,真发起脾气来就不顾天不顾地,舍生忘死。但他似乎从没对马学文发过脾气,所以两人的相处一直很和谐。

      田野并不是有意忍让马学文,田野知道马学文在学校的表现很优秀,可是田野不在那个赛道混,他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也就没有把马学文摆在特别高的位置。相反,他有时候觉得马学文才笨笨的,还娇气,他像纵容自家大鹅一样纵容马学文,并不真的跟他置气。

      反而马学文动不动被田野笨得冒火。

      谁叫马学文是老师,田野是学生呢。马学文心说:“人不知而不愠,那是圣人。说了一百八十遍,他还是摇头,真的要被他气炸了。”

      然而这样的罪过不仅要暑假来一次,寒假还要来一次。

      马学文觉得自己的脾气都被田野磨练得上升了一个级别,他偶尔都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了。

      这一招真的很受用,因为长大后马学文会发现,这个世界上的傻逼真的很多,跟傻逼生气,没准会被气得长出□□来。

      寒假时候,田野更愿意往马学文家跑了。

      因为马学文家火炉烧得很旺,他坐在马学文家的火墙边,感觉都烤脸。

      对比起来,自家屋子就跟冰窖似的,自来水动不动结冰,他经常要烧热水烫水管,不然没水用。自来水也不是全天都有的,只有早中晚三个时段才有水。所以虎村居民家家有水缸,喝水做饭洗衣服,都靠大水缸。

      说起洗衣服,田野是家里当之无愧的佣人,他爸妈的衣服也都他来洗。

      不过他人小力气小,洗厚重衣服经常被他妈说洗不干净。尽管如此,依然叫他洗。

      田野洗得多了,并没有洗出窍门来。不,这也算是窍门吧?那就是,不会洗得那么认真。他经常将衣服全部打上肥皂,然后泡在盆里,几个小时后上脚一通猛踩,然后拧巴拧巴,投遍水,就拿去晾了。

      他妈说他用肥皂跟吃肥皂似的。

      田野最不喜欢洗他妈衣服。

      因为他妈经期时不用卫生巾,用卷纸,于是就经常弄到裤子上。

      血液很难洗,洗不掉他妈又要数落他。

      田野甚至还闻过经血的味道,没把他恶心死。

      那个时候,幼小的田野就对女人产生了一个很坏的印象,他觉得女人脏且臭,他讨厌女人。

      当然,等到他长大以后,他就会知道,男人的分泌物也香不到哪去,男女都没差。

      *

      腊八节晚上,田野跟着马学文来到河边,用小铁锤在大河边沿凿了个洞。河水早就结成了绿色的厚冰,只有边沿这里薄一些,还能砸得动。

      他们敲开一块冰,在中间层扒出几个碎冰茬来。

      马学文将碎冰装进一个小瓷碗里,见小碗满了,他开口:“够了,回去吧。”

      田野又扒了两块碎冰,一块丢自己嘴里,另一块塞到马学文嘴边。

      两人边嚼着凉冰,边往马学文家走。

      他们两个跑来河边,正是奉了太姥命令,来河边采冰的。

      太姥说了,吃了腊八冰,一年不肚疼。

      冰就要取大自然的天然冰,里面蕴有自然之力。

      要说田野和马学文到底是土生土长河边人,就这么把河水结成的冰咽进肚里也没啥事,简直玄学。

      他们那大河可谈不上干净,路口常有人丢垃圾。两千年初的时候,虎村可没有实行垃圾管理,村人都默认河边就是垃圾场。垃圾堆到一定程度会焚烧处理,也有一部分垃圾会顺流而下,被带离虎村。

      大河不仅被丢垃圾,上游还有一个果汁厂,果汁厂偶尔会往河里排废水。

      至于洗衣,鸭鹅游玩,牲畜饮水,都算小型污染了。

      如此河水却依然是清澈的。

      河的下游几年前新建了一个小石桥,那是真的横跨大河的桥,上面能走车的。

      石桥之下的河底被铺了水泥,田野很喜欢那一小片水泥,光着脚踩在上面,水流刚好没过脚背。他在水泥地上走来走去,感觉不像走在河里,至于像走在哪里,他也不知道。虽然他的脚底板够厚,但是能踩在舒适的地面上他也是乐意的。

      *

      除夕那天,马学文穿了一套崭新的新衣。他还有一个红帽子,不爱戴,见到田野来,他就把帽子扣在田野头上。

      他们一人手拿几盒摔炮,跑到虎村主干道上炸街去了。

      两人一边走一边往路边丢鞭炮,一路噼噼啪啪的。

      炮还没丢完,街道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们拐个弯,绕到东街去了。

      因为两人家住河西,东街也没有亲戚在,所以他们很少来东街。

      不过路倒不至于不认识,反正村子小,走到头往西拐,总会拐回到主干道上的。

      东街人少,他们不用担心炸到人,摔炮用得更快了。

      到最后,两人的摔炮都丢完,兜里的盒子只有火柴盒了。

      他们在放过鞭炮的人家大门口蹲下捡没燃的小鞭,挑完整的带引线的捡,收集了一些后就掏出火柴放小鞭。

      带火柴出来正是为的这种打算。

      玩够了回家,这次则是各回各家。因为很快就要吃午饭了,除夕最丰盛的一餐就是午饭,田野不会在这种时候去马学文家。

      田野妈平时总让田野做饭,但年饭还不至于也让田野做。

      主要是,田野虽然给家里干活,但干得不走心,很会糊弄。他做得饭向来只管熟,不顾味道。

      田野和他爸都属狗的,不挑食,有啥吃啥。当然,不是说所有属狗的人都不挑食,就单纯是田野和他爸而已。

      田野妈也习惯吃难吃的饭了,但是过年这一顿,她不打算让田野糟蹋粮食。她买了鸡、鱼、猪蹄,都亲自炖。还有一些炸货,丸子春卷花生之类,也都亲自炸。她有想过让田野来炸,但是田野费油不说,炸东西时也虎的抄的,油溅得可哪都是。

      田野回来时,免不了被他妈劈头盖脸一顿骂,说他不帮忙做饭,跑哪野去?

      田野就蹲到灶边,挑芹菜,扒蒜,清洗生菜、韭菜。

      晚上时,田野听到门外说话声,他走出屋门,看见马学文站在大门口,冲他招手,问他去不去街里。

      田野说去,回屋套件外套就出来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