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夜已深,军营里除了巡夜的士兵,大多营帐都已熄了灯火。
孙慈策坐在偏帐内,借着烛光反复研读那份边防布阵图,直到每一个细节都刻进脑子里。
炭盆里的火渐渐弱了,寒意渗进来,他搓了搓手,将竹简凑近烛火,看着它一点点燃成灰烬。
帐外忽然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孙慈策瞬间绷紧身体,手按上刀柄,低喝一声。
“谁?”
“是我。”
帐帘被掀开,殷冬宁披着件墨色大氅站在外面,手里提着一盏风灯。
孙慈策连忙起身行礼。
“丞相。”
殷冬宁走进来,目光扫过案几上的灰烬,微微颔首。
“记下了?”
“是。”
孙慈策点头,犹豫片刻,还是问道,“丞相深夜来此,可是有要事?”
殷冬宁将风灯放在案上,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递给他。
“看看。”
孙慈策接过信,借着灯光细看,眉头渐渐皱紧。信上写着北狄近日频繁调动兵力,似有大规模进犯的迹象。
“这……”
他抬头看向殷冬宁。
“边关守将为何不报?”
殷冬宁神色淡淡。
“有人压下了军报。”
孙慈策心头一震。
“谁?”
“你觉得呢?”殷冬宁反问。
孙慈策沉默片刻,忽然明白了什么,低声道。
“朝中有人勾结北狄?”
殷冬宁没回答,只是走到炭盆旁,伸手烤了烤火。
烛光映在他侧脸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明明灭灭间,孙慈策竟觉得他比白日里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些人间烟火气。
“明日我要回京。”殷冬宁忽然开口。
孙慈策一愣。
“这么快?”
“京中有变,不得不回。”
殷冬宁转头看他。
“你留下,盯着北狄的动向,有任何异动,立刻传信给我。”
孙慈策下意识上前一步。
“丞相,让我跟您一起回京!”
殷冬宁摇头。
“你留在边关更有用。”
孙慈策握紧拳头,胸口发闷。
他不想让殷冬宁独自回京涉险,却又找不到理由反驳。
殷冬宁似乎看出他的心思,忽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
“放心,我不会有事。”
这简单的动作让孙慈策浑身一僵,肩头传来的温度仿佛透过衣料烙在皮肤上。
他喉结滚动,低声道。
“丞相……保重。”
殷冬宁收回手,转身往外走,到帐门口时又停下脚步。
“对了,这把匕首给你。”
他从腰间解下一柄短匕递过来。
“防身用。”
孙慈策接过匕首,入手沉甸甸的,刀鞘上刻着精细的云纹,一看就非凡品。
他心头一热,郑重道。
“多谢丞相。”
殷冬宁点点头,掀帘而出。
孙慈策站在原地,听着脚步声渐渐远去,直到彻底消失在风雪中。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匕首,拇指轻轻摩挲刀柄,忽然发现上面刻着两个极小的字。
冬宁。
他呼吸一滞,心脏剧烈跳动起来。
翌日清晨,孙慈策早早等在营门口,看着殷冬宁的车驾缓缓离去。
雪已经停了,但风依旧刺骨,他站了很久,直到车队变成远处的一个黑点,才转身回营。
刚走几步,一名士兵匆匆跑来。
“孙校尉,将军召见!”
孙慈策眯了眯眼。
“何事?”
士兵摇头。
“不知,只说让您立刻过去。”
孙慈策握紧腰间的匕首,大步朝中军大帐走去。
帐内,边关守将赵严正坐在案后,见他进来,冷冷道。
“孙慈策,听说你近日与丞相走得很近?”
孙慈策面色不变。
“属下奉命协助丞相巡视边防。”
赵严冷哼一声。
“是吗?那丞相临走前,可曾交代你什么?”
孙慈策心头警铃大作,面上却依旧平静。
“丞相只让属下继续操练新兵,并无其他吩咐。”
赵严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了。
“好,很好。那你下去吧。”
孙慈策行礼退出,走出不远,就听见帐内传来茶杯摔碎的声音。
他脚步不停,心里却已明白。
赵严有问题。
回到自己的营帐,孙慈策从怀中取出殷冬宁给的匕首,轻轻拔出。
刀刃寒光凛冽,映出他坚定的眼神。
“丞相,你放心,边关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