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韩家和童家虽然都穷,但穷的又不太一样,韩家是因为各有各的心思,力气不往一处使,童家相对比较团结,至少几个姑娘一直都是互相帮扶的,但他们家花销大。
韩家的几个姐姐一到年纪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嫁出去了,不像童家的几个姐姐,为了照顾家里都是拖到了二十好几,村里人开始说闲话了才嫁人。从这一点看,妮妮家比永文家可友爱多了。
韩家的爸爸也不像童爸爸好脾气还开明,他是典型的封建大家长一样,专制霸道,一言不和就会扇巴掌的,哪怕家里穷,韩妈妈也要像伺候祖宗一样伺候她,不然可不会有好果子吃。
两家从生孩子的时间上也能看出差别,童家的孩子都是相差两岁起步,等童妈妈身体恢复后才再度怀上的。韩家的除了生大儿子时,韩母得以休养了一段时间,从第二胎生了女儿后,就是一个接一个的生,中间连休养恢复的时间都没有。
所谓的休养也只是指哺乳期间暂时不用怀孕,并不是指吃好喝好休息好,那在韩家就是天方夜谭。等生了老二韩永华后,有了两个儿子傍身,这种情况才稍微好转一点。
两家的家长也不一样,童爸爸没有大男人主义,家里的活只要是他干的了的他都愿意干,带孩子,洗尿布,烧火做饭,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他都会做。可韩爸爸从来不进厨房,也不洗衣服做饭,因为那是女人该干的事。
如果说童家父母努力把一碗水端平,韩家就是明目张胆豪不遮掩的偏心。韩家78年就分家了,韩爸爸觉得长子为重,房子分给了永荣一家,他自然是跟着老大的。
至于家里的钱则分给了老四,这是韩妈妈拼命为他争取的结果,不然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会留给老大,其他人只能净身出户。其它几个孩子都是在韩爸爸的暴力镇压下长大的,哪怕现在长大了,有能力了,可小时候的恐惧深入骨髓,并不敢轻易反抗。
老二一向听父母的话,对这个决定没什么意见。老三心里知道这钱不是老四的也是老大的,反正和他是不沾边的,为了膈应老大,反而极力赞成。至于永文,他在家里就是一个隐形人,没人在意他的看法。
韩母一心向着老四,因为几个孩子里,老四长的最漂亮,看着就让人心情好。这是她犹如泡在黄连苦水里一般的人生中唯一一点值得开心的地方,与其说是偏心老四,不如说这是她唯一能为自己在感情上所做的争取。在她心里老四就是老幺,永文就是来讨债的,并不被她认可。
这么些年来韩妈妈一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什么,唯一的坚持是在分家的事上,要求家里的钱分给老四,她以后跟着老四一家住,不然大家一起死。
老婆子难得发疯,韩爸爸怕闹大了惹笑话,又有点怕她手里提着的菜刀,就点头同意了。反正只要他和老大有地方住就行了,至于其它几个儿子,他们都大了,该自己靠自己了。
就这样,除了老大,其它四兄弟只能暂时借住在生产队的仓库里。老四两年后就攒够了砖瓦建了新房搬出去了,韩妈妈已经托人帮他说好亲了。女方是隔壁村的姑娘,姓杨,长的也很漂亮,但听说性格很泼辣,两家商定今年十月份的时候结婚。
老三也给自己找了个出路,他和妮妮们队一个独生女看对眼了,两年前就把自己嫁了。现在只有永华和永文两兄弟现在还住在仓库里。
至于韩永文,他是不受全家人待见,没人会在意他的死活。他是韩妈妈是意外怀上的,家里没有一个人期待他的出生。本来家里穷,生的孩子已经够多了,再来一个只会分薄本就稀缺的资源,谁能开心?
韩母从嫁给韩爸爸开始就被他高压镇着,刚开始的几顿毒打,让她彻底没有了反抗的勇气。她这么些年学会的一个生存之道就是不停的干活少说话,人累是累,至少不会过的战战兢兢,时刻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拳头就落到自己身上了。
韩母在家里的地位是真低,不要说话语权了,她已经给韩家生了这么多孩子,到了现在连一次上桌吃饭的待遇都没有。这样的环境下,她不管是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已经被无尽的磋磨耗干了,也麻木了,根本不愿意再生了。
因为在母体里就长期营养不良,永文生下来时瘦小的一团,像个小猫崽子,一看就是养不活的样子,韩家一致赞同把小崽子扔了,免得浪费粮食。
可惜这事被当时的老队长得知了,他担心这个消息传出去会坏了他们队的名声,会影响他们队适龄青年的婚嫁,不同意。永文二姐和三姐本来是要把孩子抱远一点,扔到他们队和隔壁村边界处的一条大河里,小崽子肯定会顺水漂走,到时候谁知道他是谁家的。也找不着他们家。
她们俩还没来得及把孩子扔出去就被赶来的大队长儿子一声暴喝,拦住了。丢不掉那就只能留着,因为在老队长那里留了底,他时不时会过来韩家看一看,看他们家有没有恶意虐待永文,或是想饿死他。有了老队长的震慑,韩家想偷偷下死手的人都不敢轻举妄动了。
韩爸爸除了专制霸道,同时还具有封建大家长的另一个通病,那就是要面子。老队长劝他的时候说的是:“如果家里实在是困难,养不起孩子,大队里可以支援一点。”
这还了得,要是老幺养不活,那不就是说明他韩金水没本事吗?韩爸爸无论如何不能忍受这个名声,当天就发话了,小崽子不仅要养,还必须养活。
他虽然有这个想法,可干活的不是他,家里的孩子谁都不待见永文,觉得他就是来抢他们口粮的敌人,肯定不会真的把他喂饱喂好。
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永文从小就看着瘦里吧唧的,长大后更是肩不能抗手不能提,连一桶水都挑不动,是大家公认的废物。
不过韩爸爸虽然有各种毛病,但是他有一点好处,他敬重读书人,觉得读书才有出息,所有家里的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家的孩子一个个的都不怎么爱读书,也读不进去,以老大为最,他连小学一年级都没读完,其它兄弟姐妹大多数都是读了个二三年级就没读了。
永华勉强读到了初中毕业,就自己给自己找了个泥瓦匠师傅,去学艺了。全家只有永文最有读书天分,一直上到了高中,而且一致被认为这是继妮妮之后,最后可能上大学的人。
大家其实私底下都在议论,他们山河村可能是风水不好,祖祖辈辈这么些年一个成器的人才都没有出。不仅是有出息的后生没有,就是那些干坏事的人也只是些小打小闹小偷小摸的,连个大奸大恶的人都没有!唉!
总之队里不少人其实都挺同情永文的,毕竟这孩子虽然没用了点,但胜在讲礼貌,读书又好,还挺可怜的。妮妮也是其中之一,等两人相熟后,就干脆约定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反正她也是要回去的,顺路带永文一程也没什么。
“妮妮姐,他们都说你要说亲了,是真的吗?”永文坐在妮妮的自行车后座上,路并不平整,他不得不抓紧身下的座位,现在因为紧张,手上更是用力,细细的血管都凸了出来。
“嗯,我哥和嫂子想生二胎,家里地方不够住。”
“那,那你想找什么样子的?”韩永文有点忐忑的问妮妮。他其实心里知道自己的条件是真不好,肯定配不上妮妮,可就是忍不住问一问。就算“硬件”上不行,可“软件”方面他是可以努力提高和改变的。
韩永文心里的“硬件”是外在条件,他从小不怎么受家里待见,肯定是没有父母帮衬的。他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现在还和二哥一起住在生产队的旧仓库里,他本人甚至还在读书,不但不能挣钱反而得花钱,不管是从哪一方面看,他都没有说亲的条件。
可他愿意努力的,他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大概是因为营养跟的上了,他的力气也提上来了。他现在什么农活都干的了的,他什么都愿意干,也什么都愿意听妮妮姐的。
妮妮想了想后说:“起码要长的比我高吧!”她自己一米七三,男的起码要一米七五以上吧,不然看着不协调。
“还有其他要求吗?”听到身高要求,永文的嘴角忍不住翘了翘,他就比妮妮高,他有一米七八呢!
“最好长的好看一点,那可是要看一辈子的,太丑了对眼睛不友好。”
“那,那我这样的算的上是好看吗?”永文又开始紧张了,他是冷白皮,因为大家觉得这点像城里人,是他唯一能在村里得到正面评价的地方。
乡下都是靠体力活为生,大家的审美更偏向身强力壮的男人,身高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偏偏他属于清瘦那一款的,看起来绝对和“壮”沾不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