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成长(2) ...

  •   “各位旅客请注意,K2024次列车即将到达梓州站,请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及随身物品……”

      高铁广播再次将我从回忆的深潭里拽出。

      一出站,便一眼看到了妈妈。她高挑纤细的身影在人群中格外显眼。一身黑色打扮:黑色短款羽绒服,黑色铅笔裤,黑色长筒靴。黑色的长发披散着,发尾有点枯黄,齐刘海有些出油。皮肤略显粗糙,带着些晒斑。但五官的底子极好:瓜子脸,柳叶眉,鼻梁高挺,嘴唇的形状也好看,只是此刻有些干裂起皮。她的眼神,在疲惫的底色下,依然蕴藏着一种柔韧的力量。

      怎么看都是一个美人。只是如今,得在前面加上一个限定词:“饱经风霜的美人”。

      没等我走过去,她已经冲过来紧紧抱住了我。“乖乖,冷不冷啊?穿这么少,里面穿毛衣没?”她摸着我的手背,语气满是担忧。

      “我不冷,一路上都在室内。”确实是如此,我到现在的行程一直是从地铁到机场,再到飞机、地铁、高铁,暖气充足得很。

      “那就好。饿了吧?走,我们先去吃碗粉,去年回来你不是说老家的粉好吃吗?”妈妈挽起我的胳膊,熟门熟路地带我走向高铁站外的小餐馆。一人一碗粉,热气腾腾。

      四岁离开四川,在浙江生活了这么多年,我的口味早已没那么嗜辣。还好粉有清红汤可以选,味道刚刚好。这碗粉,成了我每次回来必尝的味道。

      看了下时间,现在回老家已没有直达大巴。从市区到县城,再转车到乡里,耗时太久。妈妈干脆叫了一辆“野的”,一人一百块,可以直接送我们回老家。

      随后,我们坐上了一辆有些破旧的车,我和妈妈一人戴上一只耳机。妈妈揽过我,示意我把头靠在她肩上休息,她的头也轻轻倚靠着我。司机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不爱说话,一路沉默。

      在耳机的音乐声和车辆的颠簸中,我闭目假寐,回忆的潮水又一次无声漫上心头。

      妈妈在厂里一直有缴社保,按政策,我小学毕业后本可以在那片区域直升初中。但那时我的成绩不错,便鼓起勇气向妈妈提出:我想去城里读那所好初中。当然,我没有告诉她,我想和陈思阳一起,只是表达我想读好学校的意愿。虽然以我们家的条件进去很难。

      因为那所学校的门槛极高:钱、人脉、成绩,缺一不可。

      钱?妈妈没有多余的积蓄。

      人脉?她认识的都是厂里的工友、商场的前同事,都是外地务工人员。或许……还能找陈建军?但以妈妈的性格,她不会找他,不然她也不会为此离婚。况且算是找了陈建军,更别提他也要再托人办事,这个程序太复杂了。

      成绩?我在普通小学算拔尖,但在更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希望渺茫。但我那时涉世未深,还是固执地提出了我还是想要读那个学校,结果虽然可想而知。

      果不其然,一个深夜,我起床上厕所,听到她在阳台打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我从未听过的卑微和祈求:

      “对,她成绩很好的……需要我提供什么资料吗?……成绩单我明天就去学校开……”

      “钱……钱的话,我会想办法的……您看需要多少?……只要她能进去读就行……”

      “……求您再帮帮忙……”

      妈妈站在阳台,靠着窗,月光和屋外的路灯的光柔和地映照她孤独的身影,不停地微微低头,言语中透露着一丝祈求与无措,看来电话里的声音似乎不能带给她任何实质性的答案。

      她每一次开口,声音里都带着一点颤抖,感觉快要被夜风吹散。

      外面的世界静谧而遥远,月光洒在她的肩膀上,照亮了她那失落的面庞。此时的她应该感到无比的无助吧。

      她的目光时而凝视着远方,时而低垂,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却又似乎什么都想不明白。

      我大概已经明白了结局。

      犹豫片刻,我还是决定走了过去。听到脚步声,她立刻换了一种情绪望向我。我加快脚步,甚至小跑过去抱住了她。

      “妈,我不去那边读了,就在这边读也挺好的。” 这句话发自肺腑。在看到妈妈放下尊严求人的那一刻,那个强烈的、关于和陈思阳重聚在同一个初中的愿望,瞬间灰飞烟灭。

      妈妈的身体一颤,随即低声抽泣起来:“无恙,妈妈对不起你……对不起……” 她紧紧抱着我,一遍遍重复着这句话。

      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狠狠扎进我的心脏。我痛恨自己的不懂事,为什么要逼她做她自己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让她如此痛苦?

      那一晚,我们在狭窄的沙发上,相拥着坐到了天亮。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陈思阳。我开始刻意逃避,认定自己是个言而无信的小人,背叛了诺言,无颜见他。

      也许是我太痛苦了吧,为了不让这种痛苦啃噬着我,这时另一个声音不断从脑海里冒出来安慰:“小孩子的话哪能当真?说不定陈思阳早就忘了你,忘了这回事了,你又何必这么在意?”

      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带来了疗愈,竟成了我那段时间唯一的止痛药。我不太清楚在心理上这种是属于什么,但对我来说确实有效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