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雍怡】烧掉重写 ...

  •   胤禛瞳孔放大,忙不迭打开封面,只见抬头写作“臣等合词公奏”,下附官职姓名。

      第一个是允祥无疑,后头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等实职宗室人员七八名,蒋廷锡、马尔赛等内阁学士五六名,又有领侍卫内大臣、各旗都统副都统、六部九卿一众官员,连展三页,名单才算看完。

      允礼的联想并非无端,胤禛此刻脑袋“嗡”的一下,第一反应还真是康熙四十七年众臣请立太子之事。当时种种情形,历历在目,他甚至情不自禁的低头看了允禵一眼。

      这畜生为保允禩不惜同皇父死争,若非老五拦着,已成刀下亡魂,即便如此,固结党羽之心不改。彼辈一众党徒,似此者极多,竟至二三十年未散。朋党之祸,实堪警戒。

      但是允祥……

      允祥真的结党也不算稀奇,当年在废太子身边,他就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一多半的太子党靠他维系。搞串联嘛,允禩会的,允祥其实也会。

      但是允祥……

      胤禛很快把恶念压制下去,展到第四页头上,开始阅读正文。正文乃是允祥亲笔所写,洋洋洒洒两千余字,比胤禛的上谕长出将近一倍,先将上谕中胤禛苦口婆心之言逐句驳斥,再申曾静、张熙二贼罪大恶极绝不可恕,请旨诛杀。

      朕已经召集诸臣当众说明,足足讲了一个上午,第二天又下上谕,昭示群臣。你居然抗旨,不使密折悄悄抗旨,而是联合一百多个在京臣僚,盖了印章上题本,公然抗旨。

      好啊,好得很!

      允禵十指伤在雍正四年冬天,距今已有两年半,恢复的比焦进所料慢些,仍然发不出力气、攥不紧拳头,只是勉强能动。他虚握两手,轻轻给胤禛捶了一会儿腿,没过多久,感觉胤禛居然有些发抖。大夏天当然不冷,允禵光着都不冷,胤禛怎么可能冷。

      他不敢再锤,抬眼向上窥探。只见胤禛面色铁青,两眉紧锁,手中长长一份奏折展开,前面两页已经落在地下。什么东西写这么长?允禵上次读这种长卷,还是弘春告发父亲呢。他低头能看见封面,曾静何人,上次胤禛也告诉他了。

      湖南教书匠大骂雍正,现在雍正的宠臣请旨杀他,很正常,没毛病啊。但是雍正的脸色不对劲儿,可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允禵莫名紧张,身子略往后缩,眼睛向字迹瞟一下,再向胤禛脸上瞟一下,没头没尾的看了一百多字,忽听“啪“的一声,胤禛把手里拿的半截丢开,那奏折整个儿落地。

      苏培盛赶忙捡起来收好,胤禛拿过书写上谕的黄笺,苏培盛又帮手展平。

      朱笔饱沾,胤禛顷刻间就写了一百多字,写着写着,陡然止住。

      不行,允祥虽然可恨,但争曾静、张熙的性命不是争太子夺权,斥责的上谕一下,覆水难收。朋党、忠孝等论都是诛心,皇父鄙薄他的为人,他心里扎着一根刺,朕若去碰,非出大事不可。

      “胤祥乃不大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让任之,必在一处遇着他,不可不防。”

      胤禛想起康熙皇帝这句话来,耳畔回荡的却是允禵的声音,他又低头看了允禵一眼。是了,这畜生在乾清宫里拿皇父旧词挤兑允祥,允祥气得当场咳血……朕也去气他?又气咳血了怎么样呢?

      “拿去外头烧掉。”

      “是。”苏培盛躬身接过,既不问缘故,也不假手于人,立刻转身出去,直奔茶炉。

      胤禛另拿一张黄笺,提笔重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