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9、【雍怡】除夕家宴 ...

  •   自此以后,胤禛在养心殿召见上书房大臣也好,在乾清宫“御门听政”也好,都带着弘历。弘历来叫弘昼同去,弘昼一回说头痛,二回说屁股痛,百般推脱。

      第三回赶上除夕将近,弘昼道:“四哥,我刚找高人算过,年前绝不能出门,否则要有血光之灾。你不能看着我死吧?还是逼我出家当和尚?”

      弘历道:“好好好,我自个儿去,往后不来罗唣你啦。”转身出了乾西二所,径入养心殿东暖阁。从雍正七年秋天开始,允祥来得稀少,胤禛下首第一把椅子常常空置,及至弘历进门,众人都让。

      胤禛这两名皇子多年没有爵位,大婚时才封贝勒,当着庄亲王和果亲王两位叔叔之面,弘历坚辞不受。胤禛道:“你十三叔不在的时候,你就坐这儿好了,离朕近些。”

      弘历这才谢恩坐下,听胤禛和御前重臣议事,从早至午,他都只是静听,未发一语。散朝以后陪伴皇父用膳,弘历终于开口:“陆生楠与谢济世一同论罪,何以皇阿玛只杀陆生楠,却赦免谢济世呢?”

      胤禛道:“陆生楠著造逆书,大论封建之利,诽议时政,不杀不足以震慑宵小。谢济世本就是个言官,纵有狂言也不稀奇,况他受李绂指使行事,李绂主犯不杀,杀他一个从犯做什么?发去戍边算了。”

      弘历道:“听说前明有祖训不杀言官,皇阿玛也执相似之见么?”

      胤禛道:“言官若犯重罪,该杀的便杀,没有让他们高人一等的道理。只是嘛……言官干得就是说话的活儿,倘若轻易‘因言杀人’,不免人人恐惧噤声,那朝廷还设言官何用?要听歌功颂德,内廷有的是奴才,难道还嫌不够?”

      弘历点了点头,胤禛续道:“等到满耳所闻全是歌功颂德的时候,那就成了瞎子、聋子、好谀任佞的昏君……嘿,岂不是给曾静说中了?”弘历笑道:“皇阿玛写的《大义觉迷录》已经刊行全国,曾静等人也不再胡说,您就别想这事儿啦。”

      胤禛没接口,用膳完毕打发弘历回宫,自行午睡去了。第二天是三十儿,隔天除夕,弘昼总算躲过“血光之灾”,出来随同众人朝贺。

      允祥仍旧没来,因为胤禛下旨,怡亲王和所有二品以上、年过七十的老臣都不用随班行礼,老臣们中午在乾清宫门前单独行礼,怡亲王下午过来出席宴会即可。除夕家宴年年热闹,可惜今年允祥一脸疲态,既不喝酒,也少说笑。

      胤禛把他叫到跟前儿坐下,说道:“去年有丧事,一切从简,今年朕陪着众臣好好儿的乐一乐,就不拉着你啦,你回家早点儿睡。朕已经筹划妥当,正月里就下旨,命朱轼接管水利营田事务,老十六接管传教士事务,再把海望升做内务府大臣,顶你的缺儿。”

      允祥道:“皇上过虑了,臣弟没病到这个地步,还能当差呢。”

      胤禛道:“朕知道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病的?养好了回来当差不迟。户部和前线军需事宜朕可没动,除了你,朕也不放心别人。你就在家处置,别太累,也别一下子闲着心里空乏,怎么样?”

      允祥心头一酸,竟然想要落泪,赶忙低头应道:“是,臣弟遵旨。”

      胤禛道:“造办处进上来的东西你也没工夫看,朕替你挑了几样,你带回去吧。”回头又吩咐高无庸:“把今天宴上食品原样预备一份儿好的,也送去。”

      高无庸道:“是。”搀扶允祥下来,诸般物事备齐,一路送回怡亲王府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