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雍怡】不患寡而患不均 ...

  •   此前养心殿议政,例有允禩、允祥、张廷玉和隆科多四人,到雍正四年时,允禩圈禁而死、隆科多获罪罢了尚书,剩下允祥和张廷玉,胤禛也没补充,只是每次另传几个人来。传来的人无定例,全看政务所需,有要紧事务想面陈皇帝者,提前递折子便是。

      这日传召的是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马尔赛、刑部侍郎黄炳三人,算上允祥和张廷玉,一共五人在养心殿前殿廊下立等。

      胤禛的步撵进院儿,众人都迎出来叩头请安,礼节叙毕,入殿给允祥和允禄赐座。胤禛先问允祥道:“如今天气还冷,朕早已说过了,叫你到暖阁里坐着等,怎么又站在廊下?”

      春寒料峭,允祥知道这是圣心关怀,但他既不愿拂逆胤禛的好意,也不愿撇下其它王公大臣独自进暖阁,只得含混回奏:“谢皇上恩典。皇上素日起得早,从不叫人多等着。今天臣弟刚来,正想跟衡臣说两句话呢,皇上就到了。”

      胤禛问:“你要跟衡臣说什么?”

      允祥道:“养廉银子的事儿,臣弟想叫张廷玉出面,向在京的官员问一问意见。因外官大都有了养廉银,听说……京官中不平者甚多。还有奉天、黑龙江、船厂三处将军和旗下军官也没有,也在上奏哭穷呢。”

      胤禛道:“地方上的养廉银子是靠火耗归公就地解决的,可边陲穷苦地方拿不出这个钱来,将士们自然叫苦。嗯……从富庶有余处出钱补足吧,否则边防不稳,要出大事。”

      允祥道:“是,目下长芦盐课、两浙盐课、两淮盐课都有余银。”胤禛道:“那你拟个章程出来朕看看,这三处将军并前锋统领、护军参领照山东、直隶等地的数目赏给,旗下各级军官可略少些,但也都要有。”允祥又道:“是。”

      胤禛把目光转到张廷玉脸上:“在京官员怨声载道了?”

      张廷玉回奏:“那倒没有,只是臣私底下听过几句抱怨,说京中柴米贵、为官清苦什么的。从前日子也都这么过来,可这几年外放官员有了养廉银子,总督、巡抚有数万两之多,京官却只得三五百两的正俸,难免看着眼红……”

      胤禛道:“地方督抚的养廉银子还要养师爷、衙役、听差众人,在京六部的经费却是国库出,这其中自然不同。又有地方上火耗归公,外官从前的恶例都裁革了去,换成明面儿上的钱,但京官的冰敬炭敬却没裁革,又要一笔钱,钱从哪里来?人心忒也不足。”

      张廷玉道:“皇上圣明。”第二句话还没出口,已被允祥接了去:“启禀皇上,人心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今外官有钱而叫京官干看着,他们碍于皇上天威不敢多言,可时候长了,难免于政务疏松怠惰。依臣弟看,不如略加安抚的为上。”

      胤禛沉吟道:“这口子一开,只怕流水似花钱……”

      允祥道:“高官便罢了,只给在京六品及以下的执事官员,每人每年多添百八十两银子的恩俸,教他们过得宽裕些,红眼病自然痊愈,户部也还负担得起。皇上御极以来,整饬吏治、弥补亏空,如今国库充盈,倒不差这点子呢。皇恩广布天下,何必弄出‘灯下黑’来。”

      胤禛点点头:“这也有理。你去同户部尚书一起,细算算这个账,算好了咱们再商议。”允祥道:“是。臣弟只这么一件事,没有别的陈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