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十二章 ...
-
当晚,谢瑾初飞往法兰克福国际机场,走出VIP通道时,腕表指针刚过凌晨三点。
克劳德的黑色奔驰早已等候在专属停车区。这位KMW全球销售总监亲自打开车门,眼底带着几分审视:“谢总比预计时间早到四十分钟。”
“时差让人清醒。”谢瑾瑜落座后,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真皮座椅的纹路。车内恒温23度,但他仍能感受浑身上下未消散的寒意。
奔驰驶入市区时,谢瑾瑜调出平板电脑上的检测报告。德语批注在屏幕上流转,他突然开口:“克劳德先生,KMW东南亚分厂的钢绞线生产数据,与德国总部的标准参数存在0.7%的偏差。”他将屏幕转向对方,“这个数值,足以让承重结构的安全系数下降12%。”
克劳德的瞳孔骤然收缩。作为从业二十年的资深工程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0.7%意味着什么。“谢总想必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很简单。”谢瑾瑜调出王氏集团的资料,印尼铁矿的卫星图在屏幕上徐徐展开,“由KMW提供技术标准,王氏集团负责原材料供应,在国内新建合资工厂。”他顿了顿,“当然,KMW需要将专利授权费降低30%。”
这场谈判持续了整整九个小时,当夕阳再度染红莱茵河畔时,双方终于在合资协议上签字。
“谢,你是我见过最疯狂的商人。”克劳德递过香槟,玻璃杯碰撞声清脆如冰裂,“用一个国家级项目的订单,撬动整个产业链的重构。但不得不承认,这很德国。”
谢瑾瑜飞回杭城时,手机里已经堆积了78条未读消息。齐敏在接机口递来紧急文件,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谢总,3号主塔的分包商突然停工,质检部门突击检查发现多处施工隐患,股市开盘后谢氏重工股价暴跌15%。”
深夜的谢氏重工总部,会议室的灯光将谢瑾瑜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翻看着监理单位的“问题报告”,突然冷笑一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他将文件甩在桌上,“上周我亲自去拌合站取样,检测结果明明合格。”
技术总监李华擦着额角的汗:“现在舆论发酵得厉害,财经媒体都在报道跨海大桥存在质量问题。”
“安排记者会。”谢瑾瑜打断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明天下午三点,公开所有施工数据、检测报告,包括KMW的最新合作协议。”他转向法务部,“起诉造谣媒体,让他们交出所谓的‘内幕消息’来源。”
与此同时,谢正国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程杰兴奋地把平板电脑递过去:“爸,股价跌成这样,谢瑾瑜肯定要动用集团储备金护盘。等他资金链紧张,我们在给加把火。”
“别急。”谢正国掐灭雪茄,“质检报告和停工事件只是开胃菜。”他拉开抽屉,露出一叠文件,“这是交通厅的招标细则,下个月的海底隧道项目,只要让谢氏的标书‘不小心’出现致命漏洞,谢瑾瑜就算在有能力也分身乏术。”
程杰眼里流露出激动的光芒:“爸,还是您高明啊。”
接下来的半个月,杭城商界暗潮汹涌。谢瑾瑜白天周旋于记者会、招标现场,深夜在办公室分析财务数据。当他在海底隧道项目招标会上,用三维动画演示跨海大桥的抗震设计时,台下的评委们发出阵阵惊叹。
“谢总,您连续工作72小时了。”齐敏将咖啡放在他手边,“先休息一下吧。”
谢瑾瑜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窗外的钱塘江。施工塔吊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宛如海上的灯塔。
这时手机突然震动,是谢瑾初发来的消息:“哥,注意身体。”
他刚要回复,财务总监林子州匆匆闯入:“谢总,股市又有异动,有人在大量抛售谢氏股票。”
谢瑾瑜起身时,眼前突然一阵发黑。他扶住桌沿,深吸一口气:“启动B计划。联系王氏集团,让他们按约定增持股份。”他望向墙上的跨海大桥设计图,“告诉媒体,谢氏重工将发行50亿债券,专项用于桥梁建设。”
当谢正国得知谢氏成功发行债券时,气得将烟灰缸摔碎。程杰盯着电脑屏幕上回升的股价,冷汗浸透了衬衫:“爸,谢瑾瑜怎么会用这一招?”
“他比我们想象的更狠。”谢正国瘫坐在沙发上,眼神第一次露出一丝慌乱,“用未来十年的收益做抵押,换取现在的资金周转。”他突然想起弟弟临终前的话:“瑾瑜这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在商海搏杀的。”
此刻的谢瑾瑜站在3号主塔的施工现场,寒风卷起他凌乱的头发。看着重新运转的塔吊,他摸出手机,给谢瑾初回了条消息:“放心,一切尽在掌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场仗有多难打,
谢瑾瑜仰头望向百米高空,那里,工人正在进行塔柱第四节段的钢筋绑扎作业。
“谢总。”项目总监王从生快步迎上来,安全帽下的脸色有些发白,“今早收到质检站的整改通知,说3号主塔的钢筋间距超标。”他递上文件,指尖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红章上微微颤抖。
谢瑾瑜翻开文件,目光扫过密密麻麻的检测数据。“上周我亲自检查过,钢筋间距误差在±5mm的规范范围内。”他将文件甩回王从生怀里,“安排复检,我要全程监督。”
此时的谢氏重工总部,公关部办公室内,谢瑾萱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财经论坛上,“跨海大桥偷工减料”的帖子已经盖了上千层楼,配图赫然是3号主塔钢筋作业的模糊照片。
她咬着嘴唇拨通程杰的电话:“阿杰,这些帖子是不是太明显了?”
“越明显越好。”程杰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压抑的兴奋,“质检站的整改通知已经发下去了,只要停工超过48小时,银行就得重新评估项目贷款风险。”
谢瑾萱望着窗外的阴云,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桌上的谢氏重工徽章:“可这样下去,公司股价会一直下跌。”
“股价算什么?”程杰冷笑,“等谢瑾瑜焦头烂额时,我们再联合周氏旧部发起董事会弹劾,到时候谢瑾瑜就算长八张嘴也说不清了。”
挂断电话,谢瑾萱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作为公关部经理,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舆论攻势的杀伤力。但每当她想采取实质性措施时,父亲的警告就会在耳边响起:“别做吃里扒外的事,我做这些可都是为了你和阿杰。”
下午三点,质检站的复检人员抵达施工现场。谢瑾瑜戴着安全帽,站在钢筋骨架旁,目光寸寸扫过每一根钢筋。当检测员报出“误差3mm的结果时,他转头看向陪同的质检站主任:“张主任,这和上午报告里的超标50%差距不小啊。”
张主任擦着额角的汗,支吾道:“可能是检测设备出了问题。”
“设备问题?”谢瑾瑜冷笑一声,示意王从生打开执法记录仪,“那就请张主任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超标”数据,都集中在3号主塔这一个点位?”他的声音陡然提高,“还是说,有人想让这座塔永远建不起来?”
张主任吓的双腿发抖,一句话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我……”
当晚,谢瑾瑜在施工现场的临时办公室召开紧急会议。投影仪上,跨海大桥的三维模型泛着蓝光,3号主塔的施工进度条显示已完成62%。
“从明天起,实行三班倒连续作业。”谢瑾瑜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塔柱结构,“KMW的钢模板后天到货,王总监,你亲自盯着安装,务必保证精度。”他转向安全总监,“增加两倍安保人员,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必须过磅检查。”
散会后,谢瑾瑜独自走到江边。夜色中的江面泛着粼粼波光,远处1号主塔的探照灯刺破黑暗。这时齐敏发来消息:程杰下午去了交通厅,和副厅长密谈两小时。
他将手机塞回口袋,望着对岸闪烁的霓虹。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王从生气喘吁吁地跑来:“谢总,KMW的钢模板运输船在入港时,被海事局扣下了,理由是,”他咽下唾沫,“涉嫌走私。”
谢瑾瑜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深吸一口气,摸出手机拨通克劳德的号码:“老朋友,看来我们得再合作一次了。”
次日清晨,杭城港务码头。谢瑾瑜站在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前,身后跟着KMW的法务团队和德国领事馆官员。当海事局出示“货物清单与申报不符”的证据时,他只是淡淡一笑,示意齐敏打开平板电脑。
“这是KMW总部出具的原产地证明,以及中德两国海关的通关文件。”谢瑾瑜的声音清晰而冰冷,“至于所谓的走私货物,”他调出监控视频,画面里显示有人在深夜往集装箱内塞入不明物品,“我想,真相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当天下午,财经新闻头条换成了“谢氏重工跨海大桥项目遭恶意阻挠”。谢瑾萱盯着屏幕上谢瑾瑜接受采访的画面,他站在3号主塔前,身后是林立的脚手架和飘扬的安全旗。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势力破坏国家重点工程。”谢瑾瑜的目光坚定如铁,“对于恶意造谣、蓄意阻挠的行为,我们将追究到底。”
谢瑾萱咬着嘴唇,删除了已经编辑好的危机公关文案。她望向窗外,天空不知何时放晴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谢氏重工大厦的玻璃幕墙。
到了晚上,跨海大桥3号主塔的施工平台在暮色中亮如白昼,谢瑾瑜仰头望着节节攀升的塔柱,钢模板在灯光下折射出冷硬的光泽。对讲机里传来王从生的声音:“谢总,KMW的技术团队刚确认,今晚浇筑的C60混凝土配合比没问题。”
“再检查一遍温控系统。”谢瑾瑜摩挲着工装裤口袋里的温度计,这是他今早从拌合站顺来的,水银柱停在23℃,恰好是混凝土浇筑的最佳温度。但他知道,某些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深夜十二点,混凝土泵车的轰鸣声响彻云霄。谢瑾瑜站在布料机旁,看着金黄的混凝土如岩浆般注入模板。突然,泵车的压力表指针猛地跳动,操作台传来电工的惊呼:“电路跳闸了。”
施工现场瞬间陷入黑暗。应急灯亮起时,谢瑾瑜已经摸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束刺破混乱的人影,直射向配电箱,那里,一根被剪断的电线正冒着火花。
“保护好浇筑面。”谢瑾瑜的吼声盖过海风,“王总监,带电工排查线路,其他人原地待命。”他蹲下身捡起断线,橡胶绝缘层的切口整齐划一,显然是专业工具所为。
与此同时,谢正国的别墅里烟雾缭绕。程杰兴奋地搓着手:“爸,3号主塔停电了,只要混凝土初凝前没完成浇筑,整个节段就得废掉。“
谢正国掐灭雪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质检站明天一早就去,就说发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断电,存在质量隐患。等谢瑾瑜焦头烂额,我们就召开临时董事会。”
到了凌晨三点时,3号主塔的电路终于修复。谢瑾瑜站在重新运转的泵车前,看着混凝土缓缓注入模板。
“谢总,您去休息吧,这里有我们盯着。”王从生递过保温杯,发现谢瑾瑜的眼眶下一片青黑,
“不用。”谢瑾瑜喝了口冷咖啡,目光扫过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通知安保部,从今天起,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过金属探测门,工具箱逐一开箱检查。”
第二天上午,质检站的车准时停在3号主塔下。谢瑾瑜迎上去时,张主任的脸色比昨天更白:“谢总,我们接到举报,说昨晚浇筑遇到了停电。”
“浇筑很顺利。”谢瑾瑜打断他,示意王从生递过平板电脑,“这是全程施工录像,每车混凝土都有坍落度检测记录。”他看向张主任,“至于电路故障,我们已经查明,是老鼠咬断了线路。”
张主任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着平板电脑上清晰的监控画面,果然有只黑影窜入配电箱。但他更清楚,那所谓的“老鼠”,不过是谢瑾瑜抛出的烟雾弹。
“既然没事,我们就先走了。”
“等等。”谢瑾瑜突然开口,“张主任,我听说您儿子下个月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他的声音很轻,却让张主任浑身一僵,“市交通局正好有个岗位空缺,不知道令郎有没有兴趣?”
张主任的脸色瞬间从青白转为通红。他看着谢瑾瑜平静的眼睛,突然明白过来,这不是交易,而是警告。
张主任小心翼翼的说道:“不用了,不用了。”
当天下午,谢瑾萱在公关部接到匿名爆料电话。对方声称掌握跨海大桥使用劣质钢材的证据,要求巨额封口费。她捏着电话听筒,手指冰凉,突然想起今早父亲和程杰在书房的密谈。
“告诉对方,我们会报警处理。”谢瑾瑜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倚在门框上,“顺便发个声明,悬赏十万征集施工违规线索。”
谢瑾萱愣住了:“瑾瑜,你疯了?”
“就这么办。”谢瑾瑜转身离开,背影在走廊尽头消失时,她听见他低声说了句,“要用魔法打败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