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非洲的时光在灼热的阳光、飞扬的红土和永不停歇的忙碌中飞快流逝。

      朱颜在简陋却整洁的“光明”医疗站里,日复一日地面对着眼疾缠身的当地民众。

      沙眼、河盲症、白内障……她那双握惯了精密器械的手,在非洲严酷的条件下被磨砺得更加坚定。

      她学会了用最有限的资源创造奇迹,用自制的简易裂隙灯,在柴油发电机轰鸣的背景音里,为被浑浊白内障遮蔽了半生的老人重新引入一丝模糊的光亮。

      每一次揭开患者眼上的纱布,看到那浑浊瞳孔里重新燃起的、不敢置信的微光,都让她疲惫的身体注入一股暖流。

      徐衍舟则在距离医疗站十几公里外的卡里河上,指挥着那座横跨天堑的钢铁巨兽的诞生。

      朱颜偶尔会搭运送补给的卡车过去。远远地,就能看到河岸陡峭的崖壁上,巨大的桥墩像巨人的臂膀般深深扎根于红色的岩石之中。

      钢索如巨大的竖琴琴弦,在赤道的强风中发出低沉而恒定的嗡鸣。他总在最核心的工区,安全帽下是晒得黝黑的脸,工装被汗水和尘土染得看不出本色,手里拿着图纸或对讲机,声音在机器的轰鸣中依然清晰有力,指挥着庞大的钢铁构件在空中精准对接。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在晒红的皮肤上留下清晰的痕迹。

      那份专注和掌控全局的气势,与高中时代那个在礼堂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的自信身影奇妙地重合,却又多了一份被汗水、钢铁和烈日淬炼出的厚重力量。

      他偶尔会抽空跑来医疗站,借口总是“顺路送点材料”或者“检查下医疗站的电路”。

      每次来,都像一阵裹挟着工地尘土和机油味的风。他会带来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一块形状奇特、被河水冲刷得光滑温润的红色石头,据说是从河床深处挖出来的;一串当地手艺人用彩珠和铜片串成的项链;有时甚至只是一把裹在芭蕉叶里、烤得焦香四溢的当地木薯。他总是随手丢给朱颜,语气随意:“路上捡的/买的/他们给的,放你这儿吧,占地方。”

      朱颜每次都会板着脸,用镊子敲开他想摸纱布的手:“徐工,洗手!消毒!”她熟练地处理他手上被钢筋刮破的小口子,或是被烈日灼伤的脖颈。

      碘伏的棕色在古铜色的皮肤上晕开,他龇牙咧嘴地抽气,眼神却总是不老实地瞟向她操作台上那些精巧的眼科器械,或者墙上贴着的复杂眼球解剖图。

      “啧啧,还是你这活精细,”他一边嘶嘶吸气一边嘟囔,“我那工地上,全是糙活儿,跟搭积木似的,只不过这积木动辄几百吨。”他指着窗外远处隐约可见的桥梁轮廓,“喏,就那根斜拉索,昨天刚挂上去的,一根就够买下你们整个医疗站了。”

      “徐衍舟,别动!”朱颜用镊子夹着棉球,稳稳地压住他脖颈上被烈日晒脱皮的地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这‘积木’要是搭歪了,掉下来可就不是买医疗站的问题了。”

      她动作轻柔地涂抹着药膏,指尖偶尔不经意地擦过他滚烫的皮肤,两人都微微一滞。

      他安静下来,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因专注而显得格外沉静的侧脸上。消毒水的味道,和她身上淡淡的、属于医院却又不那么冰冷的皂角气息混合在一起。

      窗外是非洲午后永恒不变的、灼热刺目的白光,将简陋诊室里的空气也炙烤得微微浮动。

      只有风扇在头顶徒劳地转动,发出单调的嗡嗡声。

      “朱颜,”他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上次在车上……我说记得你画图的事,是真的。”

      朱颜的手顿了一下,棉球悬在半空。她没有抬头,只是感觉耳根有些发热,继续着手上的动作,声音尽量平稳:“嗯,知道了。陈年旧事,提它干嘛。”

      “没什么,”徐衍舟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她脸上,带着一种探究的专注,“就是觉得……挺神奇的。好像有些东西,兜兜转转,总会回到该回的地方。”他的声音很轻,像自言自语,又像一句试探。

      诊室里只剩下风扇的嗡鸣。朱颜没有接话,只是更专注地处理着他脖颈上那片晒伤的皮肤,仿佛那是此刻全世界最精密的工程。

      阳光透过蒙尘的窗户,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一道笔直的光痕,也照亮了她微微泛红的耳尖。空气里弥漫着碘伏的药味、尘土的气息,以及一种无声的、悄然滋长的东西,比赤道的阳光更灼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