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璞玉初琢光 ...
-
新加坡,英属海峡殖民地的明珠,东西方交汇的熔炉。咸湿闷热的海风裹挟着各种气味扑面而来:码头货物的霉味、热带水果(榴莲、芒果)浓郁的甜香、咖喱和香料的辛辣、还有人力车夫的汗味和街边小贩油炸食物的焦香。
怀瑾踏上了坚实的土地,脚下却仍有虚浮的晃动感(长期航行的后遗症)。她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裤,背着简单的包袱,混在肤色各异、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毫不起眼。大勇将她安全送达后,便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悄然离去,只留下一个联络暗号和一句"保重,同志!"
初抵的困境:
周围充斥着英语、马来语、闽南语、粤语、潮州话…怀瑾通晓官话和启东方言,在此却如同聋哑(亥水智慧,首遇屏障)。问路、住店、买食物都成了难题。
船票所附的微薄盘缠(几枚鹰洋)在支付了简陋客栈几日房钱后所剩无几。南洋并非遍地黄金,一个无依无靠、言语不通的年轻女子,生存异常艰难。
"沈怀瑾"的空白护照虽暂时可用,但经不起深查。她需尽快找到合法营生,建立稳固身份,避免被殖民当局或可能的仇家(周家余孽?)盯上。
置身于全然陌生的环境,举目无亲。组织的联络点需谨慎接触。巨大的孤独感和对前路的迷茫,在夜深人静时啃噬着内心。
——————————————
怀瑾没有沉溺于困境。辛金坚韧的本性被彻底激发。她像一块璞玉,在生活的粗粝磨石上,开始艰难地雕琢自身。
放下身段,从最底层做起:她找到牛车水(唐人街)一家拥挤嘈杂的"广福隆"杂货铺,凭借写得一手好字(抄写货单、记账)和安静肯干,说服潮州籍的老掌柜收留她做帮工(印星戊土,勤能补拙)。工作繁重琐碎:搬货、理货、打扫、帮老板娘带孩子…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工钱微薄,仅够糊口。但怀瑾毫无怨言,反而如饥似渴地学习:听顾客交谈学闽南语、粤语;看老掌柜如何与洋行买办、马来供应商周旋(寅木财星,初窥商道);默默记下各种货品的价格、来源和销路(辛金析毫,积累信息)。
·利用天赋,暗助商铺:老掌柜的账目混乱,常被供货商钻空子。怀瑾在打扫时"无意"发现几处明显错漏,小心提醒。老掌柜起初不信,核对后大惊,对怀瑾刮目相看,逐渐让她接触核心账目。怀瑾用紫檀算盘(一直贴身珍藏)将账目理得清清楚楚,进货成本下降,损耗减少,铺子利润明显提升。老掌柜喜出望外,工钱也涨了些许。
.广结善缘,建立人脉:怀瑾待人真诚,肯吃苦,不搬弄是非。她帮隔壁裁缝铺的阿婆穿针引线,替卖云吞面的跛脚大叔收摊,给流落街头的同乡孩子半个馒头.点点滴滴,让她在牛车水底层华人中赢得了"阿瑾"的好名声(亥水润泽,厚德载物)。通过这些街坊,她知道了哪里能买到便宜的米粮,哪家当铺掌柜厚道,甚至…打听到一些橡胶园招工的消息(驿马寅木,新路显现)。
命运的转折:橡胶园之行
一天,杂货铺来了一个风尘仆仆、愁眉苦脸的客人,是附近"丰裕"橡胶园的二管事林伯。他急需一批防蛇虫的药粉和包扎用的干净棉布,说园里有工人被毒蛇咬伤,情况危急。怀瑾麻利地备好货物,算账时发现林伯带的钱不够,急得他满头大汗。
怀瑾看着林伯焦急的样子,想起自己初来时的无助,心中不忍(亥水慈悲)。她低声对老掌柜说:"掌柜的,林伯是老主顾,这次急用,差的钱…从我工钱里扣吧。"老掌柜看了看怀瑾,又看了看焦急的林伯,叹了口气,摆摆手:"算了算了,阿瑾心善,这次记账,下次补上!"
林伯千恩万谢,临走时看着怀瑾清亮沉稳的眼睛和桌上那柄古朴的紫檀算盘,心中一动:"阿瑾姑娘,看你算账麻利,心又细。我们园里正缺个能写会算、帮忙管管杂事的人,工钱比这里好,还包吃住。你……愿不愿意去试试?"
橡胶园!怀瑾心中剧震!这正是她打听到的、南洋最具潜力的行业!深入橡胶园,不仅能解决生计,更能接触到原料源头,为日后真正从商打下基础(寅木财星,生发之机)!她强压激动,恭敬地问:"林伯,我...我能做什么?园里都是男工,我一个女子..."
"不怕!"林伯摆手,"园主陈老爷是开明人,他太太信佛,正想找个识文断字、心细的女子帮忙打理内务,顺便教教园里几个小娃识字。我看你正合适!只要不怕辛苦,离市区远些。"
"我不怕辛苦!"怀瑾斩钉截铁地回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庚金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