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雨夜的暖汤 ...
-
傍晚的天忽然暗下来,乌云像被打翻的墨汁,在天上晕开大片阴影。许清安刚把画具收好,窗外就滚过一声闷雷,豆大的雨点跟着砸下来,噼里啪啦打在玻璃上,把窗台上的薄荷叶打得直晃。
“这雨来得真急。”傅时夜从阳台收完衣服进来,臂弯里搭着刚晒好的衬衫,带着阳光和皂角混合的暖香。他把衣服往沙发上一放,就看见许清安正盯着窗外发呆,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写生簿的边缘。
“在想什么?”傅时夜走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窗外——雨幕把远处的树影泡得发虚,倒像幅没干的水墨画。
“想起大学时的暴雨夜。”许清安忽然笑了,“你把伞往我画室门口一扔就跑,自己淋成落汤鸡,第二天还感冒了。”
傅时夜的耳尖有点发烫,伸手把他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那时候不是怕你赶画忘了时间,又不肯听劝带伞么。”他顿了顿,声音轻下来,“其实是想跟你说句话,又怕你嫌我烦。”
许清安刚要说话,厨房忽然传来“哐当”一声,跟着是王奶奶的惊呼。两人赶紧跑过去,看见王奶奶正蹲在地上捡碎瓷片,旁边的砂锅翻倒在灶台边,褐色的汤渍溅得到处都是。
“没事没事,”王奶奶摆手,脸上带着点懊恼,“想给你们炖点山药排骨汤,手一滑……”
傅时夜赶紧把她扶起来,检查她的手有没有被划伤:“您坐着歇着,我来收拾。”许清安则去拿扫帚,弯腰时看见地上的碎瓷片里,还沾着几块没炖烂的山药,白白糯糯的。
“别捡了,”许清安按住傅时夜的手,“地上滑,小心扎到。”他转身去拿垃圾桶,回来时发现傅时夜正盯着灶台边的食谱看——那是王奶奶写的,字迹歪歪扭扭,还画着小叉标注“山药要削薄”“排骨先焯水”。
“要不我们试试?”傅时夜忽然抬头,眼里闪着点跃跃欲试的光,“冰箱里还有排骨,我刚买的。”
许清安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好笑:“你连缝扣子都能扎到手,还想炖汤?”话虽这么说,却已经挽起袖子去洗砂锅了。
王奶奶坐在客厅的藤椅上,看着两个年轻人在厨房里忙乎。傅时夜站在灶台前,背对着她,许清安正踮脚给他系围裙,两人的影子被厨房的灯光投在墙上,像贴在一起的剪影。雨声哗啦啦的,倒成了这画面的背景音。
“排骨要冷水下锅还是热水?”傅时夜拿着锅铲,眉头皱得像幅没画好的素描。
“冷水,加姜片去腥味。”许清安从冰箱里拿出山药,削皮时不小心蹭到黏液,手痒得直缩。傅时夜看见,赶紧放下锅铲,拉着他的手往水龙头下冲:“我来削,你去切姜片。”
他的手指长,握着削皮刀却笨手笨脚,山药被削得坑坑洼洼,惹得许清安在旁边直笑。后来许清安干脆从他手里抢过刀:“还是我来吧,你负责看火,别把锅烧糊了。”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偶尔有闪电划破夜空,照亮厨房里的两个人。傅时夜守着砂锅,看着汤慢慢咕嘟起来,冒出细密的泡泡,把山药的甜香和排骨的肉香都炖了出来。许清安靠在门框上看他,忽然觉得这场景比任何画作都动人——他认真盯着锅的样子,袖口沾着点面粉也不在意,连呼吸都跟着汤的沸腾节奏轻轻起伏。
“可以加盐了吗?”傅时夜回头问,眼里映着炉火的光。
“再炖十分钟,”许清安走过去,往锅里撒了把枸杞,“王奶奶说,慢火出好汤。”
盛汤的时候,傅时夜非要自己来,结果烫得指尖直搓,却还是把最大块的排骨夹到许清安碗里。王奶奶喝着汤,笑得眼睛眯成条缝:“比我炖的香,有烟火气。”
雨声渐渐小了,变成淅淅沥沥的细响。三人坐在灯下喝汤,砂锅还冒着热气,把窗玻璃熏出层白雾。许清安看着傅时夜碗里没怎么动的排骨,知道他又想省给自己,悄悄夹了块放到他碗里,指尖碰到他的,两人都笑了。
后来傅时夜去洗碗,许清安站在厨房门口看。月光不知什么时候从云里钻出来,透过纱窗落在他身上,把他洗碗的侧影描得很柔和。许清安忽然想起那句“针脚歪歪扭扭,却把日子缝成了暖的”,其实日子哪里需要缝补,不过是有人愿意陪你在雨夜炖汤,愿意笨手笨脚地学着照顾你,那些笨拙的心意,早就把岁月焐得暖暖的了。
“发什么呆?”傅时夜洗完碗回头,看见他站在门口笑,走过来揉了揉他的头发,“汤喝多了?”
“嗯,”许清安往他怀里靠了靠,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排骨香,“明天天气该晴了吧?”
“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太阳,”傅时夜低头吻了吻他的额头,“可以去给雏菊浇水了。”
窗外的雨停了,月光落在窗台上的薄荷上,叶片上的水珠亮晶晶的,像谁不小心撒了把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