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她摸小指的时候 ...

  •   沈岸疏的心跳在那一瞬间漏跳了一拍。

      那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郑重。

      她像一个最谨慎的拆弹专家,在剪断了无数根引线后,终于看到计时器上的数字跳动得慢了一丝。

      她没有再上前,也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惊扰这份初生的、脆弱的“混乱”。

      她只是将自己的呼吸放得更轻,缓缓地、一步一步地退出了办公室,然后轻轻带上了门。

      门合上的刹那,走廊清冷的空气涌入肺里,她才发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沁出了一层薄汗。

      那支偏离了十五度的笔,那个被放错位置的栗子壳,像两枚勋章,无声地宣告着她的渗透有了微小的进展。

      回到招待所那间临时租住的小房间,沈岸疏没有立刻休息。

      她打开那本已经有些卷边的日记本,翻到了画着“叶渡薇的情绪温度计”的那一页。

      在表格的最下方,她用一种截然不同的、带着颤抖的笔迹,郑重地添上了一行新内容:

      “特殊信号:将无关物品(栗子壳)放入有序环境(笔筒)。情绪解读:潜意识的求救信号,允许‘变量’进入安全区。应对策略:正面回应‘变量’,将‘混乱’转化为‘沟通’。粥品建议:加入栗子。”

      写完,她放下笔,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很久。

      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的粥将不再仅仅是单向的给予和试探,而是有了回音的对话。

      那一夜,沈岸疏睡得格外安稳。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她厨房的灯就已经亮起。

      她没有再用莲子和桂圆,而是将昨晚精心挑选、浸泡了一夜的饱满栗子,与软糯的百合、粳米一同下锅。

      小火慢炖,咕嘟咕嘟的声音在安静的厨房里,像是某种古老而温柔的咒语。

      栗子性温,补肾气;百合清心,能安神。

      这碗“栗子百合安神粥”,是她对那个错位的栗子壳最直接的回应。

      温度依旧是精准的42.3℃,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这是她和叶渡薇之间心照不宣的密码。

      当她再次提着保温桶,踏着清晨的薄霜来到市局后廊时,门卫大叔看她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警惕变为了然。

      他甚至主动为她推开了一点玻璃门,压低声音说:“叶法医昨晚没走,在办公室待了一夜。”

      沈岸疏的心又被轻轻揪了一下。

      她点了点头,道了声谢,脚步放得更轻。

      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透出一条温暖的灯光。

      她轻轻推开,这一次,叶渡薇在。

      她就坐在那张堆满案卷的桌后,穿着一身干净的白大褂,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正低头专注地看着一份文件。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让她整个人看起来像一尊没有温度的玉石雕像。

      她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门口的动静,或者说,她已经习惯了这份在固定时间到来的打扰。

      沈岸疏没有出声。

      她像前几日一样,安静地走到桌边,将保温桶放下,然后把旧的空碗收起来。

      就在她准备转身离开时,她的动作顿住了。

      桌上,那个昨天被她看到的栗子壳,已经不见了。

      但是,在那个整齐划一、所有笔尖依旧朝北的笔筒旁,静静地躺着一颗剥得干干净净、完整无缺的栗子。

      它就躺在那支偏离了十五度的钢笔旁边,仿佛是那支笔刚刚产下的卵。

      沈岸疏的呼吸停滞了。

      那不是一颗普通的栗子,那是一座冰山的回响。

      是叶渡薇用她唯一能接受的方式,对昨日那碗粥、那个栗子壳,做出的回答。

      她没有吃掉它,而是把它放在了最显眼、也最不应该出现杂物的地方。

      这比吃掉它,意义要重大得多。

      她抬起眼,小心翼翼地看向叶渡薇。

      似乎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叶渡薇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了一下,却没有抬头。

      她只是伸出左手,将桌上那份刚刚看完的报告,往旁边推了寸许,刚好为沈岸疏新放下的保温桶,留出了一个更安稳、更中心的位置。

      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却像一场无声的惊雷,在沈岸疏心中炸开。

      她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办公室。

      一直走到走廊尽头,被清晨的冷风一吹,她才感到自己的脸颊烫得惊人。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缓缓地吐出一口气。

      她赢了。

      不,是她们之间,终于建立起了一条除了“粥”之外的、更为坚固的秘密通道。

      接下来的几天,这场无声的对话在持续升温。

      沈岸疏送去的粥里,开始出现更多呼应前一日变化的食材。

      如果叶渡薇的咖啡杯被挪动了一厘米,第二天的粥里就会多一小撮提神的枸杞。

      如果她看到垃圾桶里有揉成一团的草稿纸,第二天的粥就会换成健脾开胃的山药。

      而叶渡薇的回应,也从一颗栗子,变得更加细微和多元。

      有时是那支偏离的笔,角度会再大一度;有时是窗台上的多肉植物,被浇了水;还有一次,沈岸疏甚至发现,叶渡薇的电脑屏保,从原来冷冰冰的几何图案,换成了一张深海的照片,幽蓝的海水里,有一缕微光从上方透下。

      沈岸疏将这一切都记录在她的“情绪温度计”上。

      她感觉自己不像个厨师,更像一个在破译外星信号的天文学家,每一个微小的波动都足以让她欣喜若狂。

      她开始更加频繁地出入市局。

      有时候,她会借着送粥的间隙,在走廊里多待一会儿。

      她想知道更多,关于叶渡薇,关于那张被撕碎的“心理评估不合格”通知单,关于那个让她变成一座冰山的源头。

      终于,她等到了一个机会。

      那天下午,她送完粥,正准备离开,却听到赵毅和另一名老刑警在楼梯间里低声交谈,似乎是在抽烟。

      “赵队,老沈那事儿……上面又催了,心理评估还是没过,这么下去,她的法医资格都可能被吊销。”

      赵毅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和无奈:“我能不知道吗?可我有什么办法?‘714案’那个坎儿,谁也帮不了她,得她自己迈过去。那丫头,心里的雪比外面这场还大,轻易化不了。”

      “714案……”

      沈岸疏的心脏猛地一缩。

      她记下了这个数字,像烙印一样刻在脑子里。

      她知道,这就是她要找的“冰核”。

      有了新的线索,沈岸疏觉得自己的目标更明确了。

      她需要更有效的“火力”。

      莲子去心,能清心火。

      她决定,下一碗粥,必须用最新鲜、最好的莲子。

      第二天,雪停了,久违的太阳露了脸。

      清晨的菜市场格外热闹,充满了新鲜的泥土和蔬菜的芬芳。

      沈岸疏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明朗。

      她找到了相熟的干货摊,摊主周叔正把一大袋刚到的白莲子倒进木盆里。

      “小疏,来啦?今天的莲子可是尖货,刚从湘潭运来的,你看这颗粒,多饱满。”

      沈岸疏笑着点头,蹲下身子。

      阳光透过市场的帆布棚,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温暖而柔和。

      她伸出手,在那堆积如山的莲子里仔细地挑选起来。

      她知道,叶渡薇的心火,需要用最用心的方式去清。

      她的世界里,此刻只有这些圆润的、能安抚人心的果实,每一颗都承载着她的希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