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实验室交锋 ...
-
晚上7:58,江汐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物理竞赛群组的视频会议界面已经打开。她第三次调整耳机位置,手指在桌面上敲出《命运交响曲》的节奏。
7:59,她点开喻年言发来的实验安排表,眉头越皱越紧。这份表格详细到令人发指,连五分钟的器材冷却时间都标注了出来。
8:00整,视频窗口弹出喻年言的脸。她似乎坐在书房里,背后是一整面墙的原版书籍,按色系排列得像道彩虹。
"准时。"江汐率先开口,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度。
喻年言推了推细框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你看了我的安排?"
"看了。"江汐把表格拉到最下方,"为什么你们队用材料的时间比我们多30分钟?"
"因为周三的实验需要称量七组样本,每组重复三次。"喻年言调出一份Excel表格,"计算过程在这里。"
江汐扫了眼数据,突然笑了:"你忘了控制变量法?根本不需要七组,正交实验设计四组就够了。"
视频那头停顿了三秒。喻年言的睫毛微微颤动,像蝴蝶翅膀扫过测不准原理。
"有道理。"她终于说,声音里有一丝江汐从未听过的迟疑,"但第四组数据可能会有偏差..."
"那就用模拟补全。"江汐调出自己编写的程序界面,"我做了仿真模型,误差不超过2%。"
屏幕上的喻年言微微前倾,这个动作让她的脸突然填满整个画面。江汐注意到她左眉上方有道几乎看不见的细小疤痕,藏在刘海里。
"代码给我看看。"喻年言说。
江汐下意识捂住屏幕:"凭什么?"
"因为如果误差真如你所说,"喻年言的声音突然带上一丝热度,"我们可以节省15%的实验时间,用来测试备用方案。
两人隔着屏幕对视。江汐发现喻年言的瞳孔在灯光下呈现出奇特的琥珀色,像封存了远古阳光的树脂。
"成交。"她最终让步,把代码片段发了过去,"但你们队的LED灯时间要分我们二十分钟。"
喻年言快速浏览代码,手指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让江汐暗自吃惊。三分钟后,她抬起头:"你的算法有问题。"
"什么?"
"这里。"喻年言共享屏幕,用红色箭头标出一行代码,"应该用旋转算法,不是标准库的算法。"
江汐的耳根突然发烫。这个错误太低级了,低级到她不敢相信是自己犯的。更不敢相信是喻年言发现的。
"我故意的。"她硬着头皮说,"为了测试你会不会认真看。"
喻年言嘴角动了动,没说话。但江汐分明看到她眼镜片后的眼睛眯了一下,像猫科动物发现猎物时的微表情。
"重跑一次仿真。"喻年言说,"如果结果一致,我同意调整时间表。"
江汐重新编译程序时,手指比平时重了三分。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前进,映在她瞳孔里像条蠕动的光蛇。
"结果出来了。"她故意停顿两秒,"误差1.8%。"
喻年言轻轻点头:"LED灯时间让给你们。"她在表格上做了修改,"还有问题吗?"
"有。"江汐调出另一份文档,"为什么你们队独占周五下午的实验室?"
"因为那天是9月28日。"
"所以?"
喻年言的表情突然变得微妙:"你真不知道?"
江汐的后颈汗毛竖了起来。这种被排除在某个秘密之外的感觉让她烦躁:"有话直说。"
"去年物理竞赛决赛第二题,"喻年言轻声说,"出题人是清华的张教授,他每年都在自己生日前后出类似的题型。"
江汐的呼吸停滞了一瞬。她当然记得那道让她痛失冠军的电磁学难题,但不知道背后还有这种关联。
"消息来源?"
"我舅舅是张教授的研究生。"喻年言推了推眼镜,"信不信由你。"
江汐的牙齿轻轻咬住下唇内侧。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通常没人会注意到——但视频那头的喻年言突然移开了视线,仿佛这个细微表情是什么需要回避的私密。
"好。"江汐最终说,"但模拟测试数据要共享。"
"可以。"喻年言在文档上添加条款,"附加条件:两队最终方案要差异化至少25%。"
谈判持续到十点半。当江汐终于合上电脑时,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她从未想过和喻年言的第一次"合作"会如此耗神,就像在下一盘每步都要计算五十手之后的围棋。
窗外,初秋的月亮悬在梧桐树梢。江汐摸出喻年言那本笔记,翻到最后几页——那里果然有关于张教授出题风格的详细分析,甚至预测了今年可能出现的变种题型。
"可恶..."她轻声咒骂,却忍不住把那些公式抄进自己的笔记本,字迹比平时工整许多。
周二下午的实验课,江汐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物理实验室。她需要趁喻年言来之前调试好所有设备,特别是那台总出故障的示波器。
但推开门的瞬间,她就闻到了那股熟悉的雪松气息。
喻年言已经站在实验台前,白大褂的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她正在调干涉仪,听到开门声头也不抬:"防护眼镜在左边抽屉。"
江汐站在原地没动:"我记得时间表上现在是我们队的使用时间。"
"确实。"喻年言终于转身,手里拿着,"但你们队员王睿发烧请假了,李老师让我临时接管他的部分。"
"不需要。"江汐大步走向实验台,"他的工作我十分钟就能做完。"
喻年言摘下防护眼镜:"是测量光分布,需要至少三十组数据。"
"二十组足够。"江汐打开电脑,"我有拟合算法。"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实验台上的氦氖激光器发出轻微的嗡鸣,红色光束横贯在她们之间,像道微型警戒线。
"随你。"喻年言突然让步,脱下白大褂挂到墙边,"数据记得共享。"
她离开时带起一阵微风,吹动了江汐摊开的笔记本。江汐盯着那页纸上自己昨晚抄写的公式,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喻年言是怎么知道王睿请假的?连她这个队长都是五分钟前才收到消息。
实验进行到一半时,江汐发现了更奇怪的事。喻年言留下的实验记录本摊开在备用台上,最新一页详细记录了激光器的预热时间和当前状态,甚至标注了"江汐习惯把电压调到4.5V"这样的细节。
她鬼使神差地翻到前面——过去两周的记录里,每隔几页就会出现关于她的观察:
「江汐的方法虽然冒险但有效」
「注意:江汐组的样品制备流程不同」
「江汐今天迟到了7分钟,右手腕有擦伤」
最后一句话旁边甚至画了个简笔图,精确标注了擦伤的位置和形状。
"变态..."江汐低声骂道,却忍不住多翻了几页。在某个角落,她发现一行被反复描画又试图擦掉的小字:「为什么她总能想到我想不到的路径?」
实验室的门突然打开。江汐猛地合上笔记本,但已经来不及了——喻年言站在门口,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记录本上。
"解释一下?"江汐举起本子,声音比自己预想的更尖锐。
喻年言的耳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红,但她的声音依然平稳:"科学观察的一部分。"
"观察我?"
"观察所有变量。"喻年言走过来,从她手中抽回本子,"包括竞争对手的行为模式。"
江汐突然笑了:"那你观察到什么了?"
喻年言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你解方程时会咬嘴唇内测,思考时会转笔,生气时呼吸频率会增加15%..."
"停!"江汐的耳根发烫,"这已经超出科学范畴了。"
"是吗?"喻年言突然靠近一步,近到江汐能看清她睫毛的弧度
"我还什么都没说呢。"喻年言的声音轻得像羽毛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江汐能听到自己太阳穴砰砰跳动的声音,像有只困兽在颅骨内冲撞。
"那又怎样?"
出乎意料的是,喻年言摇了摇头:"不怎么..."
喻年言转身走向门口,"顺便提醒,你们的光强数据已经超时了。"
门关上后,江汐才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她看向实验台,发现喻年言临走前居然帮她调到了最佳状态。
周五的模拟测试比预期更艰难。张教授果然出了道与去年相似的电磁学难题,但增加了时变场的复杂条件。江汐的队员们在白板前争论不休,而隔壁喻年言的队伍已经安静地开始计算。
"都闭嘴。"江汐终于打断他们,"用有限元分析。"
"但那需要超算..."队员陈默弱弱地说。
江汐抓起马克笔:"用近似算法,误差我负责。"
她的笔尖在白板上飞速移动,推导过程行云流水。写到第三块白板时,她突然意识到有道目光落在背上——喻年言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后两米处,手里拿着本《计算电磁学》。
"有问题?"江汐头也不回地问。
"第七步的近似有问题。"喻年言轻声说,"边界条件没考虑涡流效应。"
江汐的笔尖顿住了。她重新审视公式,发现喻年言是对的——这个疏忽会导致最终误差超过15%。
实验室突然安静得可怕。所有队员都看着她们,等待一场世纪大战爆发。
但江汐只是擦了擦那块公式,重写了一遍:"谢谢提醒。"
这个反应连她自己都感到意外。更意外的是喻年言接下来的举动——她默默把那本《计算电磁学》放在江汐旁边的桌子上,然后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模拟测试结束已是傍晚。江汐独自留在实验室整理数据,突然发现喻年言的书里夹着张纸条:
「P.204有类似案例
——别多想,只是为了保证比赛公平」
字迹工整得像是印刷品,但最后三个字有轻微的颤抖,像是写字的人犹豫了很久。
江汐翻到204页,那里果然有个几乎一样的例题,只是参数不同。页边空白处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其中一行特别显眼:
「江汐可能会忽略的边界条件:1.涡流 2...3...」
她合上书,突然觉得胸口发闷。这种被看透的感觉既令人恐惧又莫名兴奋。
窗外,夕阳把整个校园染成血色。江汐摸出手机,犹豫了足足三分钟,最终给喻年言发了条消息:
「周一加测一场,敢吗?」
回复来得比预期快:
「时间地点你定。」
江汐盯着屏幕,突然意识到自己嘴角在上扬。她迅速绷紧脸部肌肉,补发了第二条:
「输的人承包一个月实验报告。」
这次等了五分钟:
「成交。」
锁屏前,江汐鬼使神差地把这两条对话截了图。这个动作如此自然,以至于她做完才意识到有多反常。
回家的路上,秋风吹落梧桐叶,在她脚边打转。江汐想起小时候玩过的磁铁游戏——同极相斥时那种既无法靠近又无法远离的微妙力道。
她现在和喻年言,大概就是这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