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第四章玉碎

      伦敦金融城的雨,总带着股雾蒙蒙的冷。林氏旗下的“汇通银行”伦敦分行里,行长周明轩正对着一叠厚厚的账单发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林少,”他声音发紧,将账单推到林望舒面前,“这是瑞士联合银行刚发来的催款函——我们在东欧的能源期货,被人做空了,账面亏损已经超过三十五亿英镑。”

      林望舒指尖划过账单上的数字,目光落在“做空机构”一栏——摩根士丹利亚洲分部,负责人是个叫菲利普的犹太裔银行家,以手段狠辣著称。

      “他们用了什么手段?”

      “他们联合了乌克兰的反对派,放出‘能源管道爆炸’的假消息,”周明轩擦了擦汗,“消息一出,期货价格断崖式下跌,我们的止损线被击穿了。现在他们还在加码,扬言要让汇通银行的伦敦分行破产。”

      窗外的雨敲打着玻璃,像无数只手指在叩门。林望舒忽然想起爷爷在苏州老宅说过的话:“玉有玉的韧性,瓷有瓷的脆。遇到硬碰硬的时候,别学瓷那样非要撞碎对方,要学玉——先弯一下,让过那股劲。”

      “周行长,立刻启动‘金蝉计划’。”林望舒拨通加密电话,“让东欧分部的人,把所有能源期货合约拆分,换成罗马尼亚的森林砍伐权和波兰的酿酒厂股权——记住,要让菲利普觉得我们在慌乱抛售。”

      周明轩愣住:“那些资产加起来,也抵不上亏损的零头啊!”

      “抵不上,才要换。”林望舒看着窗外的圣保罗大教堂,“菲利普想要的是斩草除根,我们偏要给他留片‘荒地’。你忘了爷爷收藏的那枚汉代玉璧?中间的孔看着是缺陷,其实是为了在摔落时卸力——有时候,主动让出一块阵地,反而是在给自己留生路。”

      三天后,菲利普在纽约的私人酒会上,收到了伦敦传来的消息:汇通银行果然在贱卖资产,东欧的期货仓位几乎清空,只剩下一堆看似无用的森林和酒厂。

      “中国人就是这样,”菲利普晃着红酒杯,对身边的幕僚笑道,“遇到硬仗就只会逃跑。下一步,我们做空他们的港股母公司。”

      幕僚刚要应声,手机突然震动,是条加密信息。他看了一眼,脸色骤变:“老板,罗马尼亚政府刚刚宣布,林氏持有的森林发现大型锂矿,估值至少两百亿英镑;波兰那家酿酒厂,祖传的酒窖里藏着二战时期的黄金,市值……暂时无法估量。”

      菲利普手里的酒杯“哐当”落地。

      同一时间,苏州老宅的书房里,林砚秋正给林未晞讲《史记》。讲到范蠡离开越国时,把相印挂在城门上,只带了三件东西:一把剑,一船布,还有个会种桑麻的仆人。

      “太爷爷,”林未晞指着书上的插图,“他为什么不留下来当大官呀?”

      “因为他知道,‘玉碎’有两种,”林砚秋指着窗外被雨水冲刷的青石,“一种是真碎了,成了渣;另一种是看似碎了,其实是把棱角磨圆了,好滚得更远。范蠡把官印‘碎’了,却把生意做遍了天下——就像现在望舒,把期货‘碎’了,却捡了块更大的玉。”

      伦敦分行的危机解除后,周明轩在视频会议里问林望舒:“林少,您怎么知道那些森林和酒厂有秘密?”

      “我不知道。”林望舒笑了,“但爷爷说过,‘对方盯着你的伤口时,往往会忽略你的口袋’。菲利普一门心思要做空期货,根本不会去查那些看似无用的资产——我们要做的,只是在他的视线外,悄悄把口袋换成宝库。”

      雨停了,伦敦的晚霞染红了泰晤士河。林望舒站在伦敦眼的观光舱里,看着脚下穿梭的车流,忽然懂了“玉碎”的真谛:真正的智慧,不是永不失手,而是在失手时,能把碎片变成新的筹码——就像流水遇到礁石,不会硬碰硬,只会绕过去,却在转弯处,悄悄积蓄了更猛的力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