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第五章藏锋

      迪拜的沙漠在烈日下泛着白金似的光,棕榈岛别墅的露台上,林望舒望着远处波斯湾的油轮,指尖的冰威士忌凝着水珠。对面坐着的,是沙特王室的顾问阿卜杜拉,他指间的隼形戒指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林先生,”阿卜杜拉的英语带着阿拉伯语的卷舌音,“国王有意让林氏参与红海新城的建设,条件是——你们要公开支持王室对也门的油气开发计划。”

      林望舒笑了笑,将杯沿的水珠弹进沙漠:“阿卜杜拉先生,您养过猎隼吗?我在卡塔尔见过驯隼人,他们总在隼的爪子上套个软皮套——不是怕它飞,是怕它太急着扑向猎物,反而被猎物的尖刺扎伤。”

      阿卜杜拉挑眉:“林先生是说,你们要拒绝?”

      “不,”林望舒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文件,“我们愿意承建新城的海水淡化系统,只是这支持……不如换成‘合作’。您看,这是我们在阿曼湾的渔港扩建计划,完工后能为红海新城提供三成的海鲜供应——王室不用提也门,我们也不用公开表态,却能让双方的账本都更好看。”

      他推过去的文件旁,压着一枚不起眼的和田玉籽料,玉上的天然纹路像极了红海的航线图。阿卜杜拉拿起玉籽,指尖摩挲着温润的表面,忽然笑了:“林先生的祖父,三十年前在利雅得的骆驼市场,用一块玉佩换过我父亲的一匹汗血宝马,您知道吗?”

      林望舒点头:“爷爷说过,那玉佩看着普通,玉心却藏着一小块赤铁矿,在月光下会显出血色——就像有些合作,表面是玉石交易,暗处却在交换比黄金更贵重的信任。”

      三天后,红海新城的合作协议签署,林氏的名字出现在承建商名单里,却只字未提也门。阿卜杜拉在庆功宴上,悄悄对林望舒说:“美国的石油巨头正在盯着红海,你们不公开站队,是怕引火烧身?”

      “与其站在风口让人看清底牌,不如藏在风后看清风向。”林望舒递给她一杯椰枣酒,“您看沙漠里的骆驼,从不和风沙较劲,只是把脂肪藏在驼峰里——等风沙停了,它才能走得更远。”

      消息传到苏州老宅时,林砚秋正在给林未晞的毛笔蘸墨。小姑娘正临写《兰亭序》,写到“藏器待时”四个字,笔尖的墨总在纸上洇开。

      “太爷爷,”她嘟着嘴,“这‘藏’字好难写,笔画总像要跑出来。”

      林砚秋拿起她的笔,在宣纸上轻轻一顿:“藏,不是把笔画往回收,是让每一笔都带着往后的劲。就像你爸爸在迪拜,不公开支持沙特,不是软弱,是把‘支持’藏在渔港和水厂的账本里——明着不争,暗着却把绳子攥得更紧。”

      他指着窗外的石榴树,枝头挂着饱满的果实,果皮却紧紧包着籽:“你看这石榴,要不是皮把甜水藏住,早就被鸟啄空了。范蠡当年在陶邑做生意,总把店铺开在巷子里,看着不如大街上的惹眼,却能安安稳稳赚三十年——因为他知道,太扎眼的金子,容易被人惦记着熔掉。”

      这时,林望舒的越洋电话打了进来,语气里带着点兴奋:“爷爷,美国雪佛龙公司果然对红海新城出手了,他们公开支持也门开发,被沙特王室视作挑衅,现在正被排挤出局。”

      “嗯,”林砚秋的声音很平静,“让迪拜分公司的人,去给雪佛龙的中东负责人送盒龙井——就说‘茶要趁热喝,路要绕着走’。”

      挂了电话,林未晞指着石榴树问:“太爷爷,藏起来的东西,别人会不会忘了呀?”

      “真正该藏的,从不是让人忘的。”林砚秋摘下颗石榴,轻轻一掰,玛瑙似的籽滚出来,“就像这石榴籽,藏在皮里,是为了等懂它的人来尝——你爸爸藏起对沙特的支持,不是怕人忘,是在等美国公司自己撞上来,那时,沙特才会更明白我们的好。”

      迪拜的夜色里,林望舒站在帆船酒店的露台上,看着波斯湾的渔火。海风带着咸味吹来,他忽然想起爷爷说的“藏锋”——不是真的没锋芒,是让锋芒顺着风的方向生长,像沙漠里的仙人掌,把尖刺藏在肉里,看着温顺,却谁也啃不动。

      而那些急于亮出獠牙的,往往最先被风沙磨掉齿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