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户部呈上的粮盐商案卷宗,三日后被送进了御书房。皇帝翻着卷宗里的账册、人证供词,指腹在“农户杂役银补贴外商”“劣盐掺官盐”的字句上反复摩挲,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当看到刘明月附在卷末的民生札记——记着青禾家的粮缸空了半口、栓柱买盐多花了两文钱时,他猛地将朱笔拍在案上:“贪吏护商,苦的是长安百姓!查!从户部到地方,凡牵涉其中的官员,一个都不能漏!”
旨意一下,大理寺与刑部立刻联合办案。刘明月带着税册副本随案行走,亲眼见曾经包庇粮商的户部主事被摘了乌纱,收过盐商贿赂的地方知府被押解进京。有个官员试图用金银打点,却被皇帝下旨“抄没家产,流放边地”,一时间朝堂上下震动,再无人敢为商贾徇私。
这日,刘明月在大理寺核对官员供词,苏忽然来访,递来一份奏折副本:“皇帝不仅查贪吏,还下了新令——今后商税需‘明账明收’,每月在城门口贴出收支明细,让百姓监督;外商来长安通商,不得再用百姓的杂役银补贴,违令者直接驱逐出境。”
刘明月接过副本,看到“重农抑商非长久计,通商需守民生底线”一句时,眼眶忽然发热。她想起之前在赏花宴上听到的商贾私运物资,想起城西粮市农户的叹息,如今终于有了转机。正说着,大理寺卿匆匆来报,说皇帝要在朝堂召见她与苏,还有王衍——要听他们讲百姓的真实处境。
朝堂之上,刘明月将税册里的数字一一念出:“长安城郊农户去年缴的杂役银,共计两千三百两,其中七百两被挪用补贴波斯商队;城南粮商赵掌柜,三年间瞒报营收五万两,私运粮食四万石……”她的声音不高,却让殿内的官员们鸦雀无声。王衍则补充了太学学子收集的百姓反馈:“不少百姓说,之前买粮总掺沙、买盐总发苦,如今平价粮盐供应足了,夜里睡觉都踏实了。”
皇帝听完,看向殿外的朝阳,缓缓道:“朕登基时曾说,要让长安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如今看来,若不除贪吏、正商风,这话说了也是白说。”他当即下旨,任命刘明月为“民生监察使”,专查商税与物资流通,苏与王衍辅佐;同时减免城郊农户半年杂役银,将追回的商贾赃款用来修缮常平仓与盐仓。
旨意传遍长安那日,百姓们自发在街头挂起红灯笼。刘明月路过曲江池时,见之前举办赏花宴的亭子下,几位官家小姐正说着新事:“听说城西的粮行现在都按实价卖粮,掺一点沙都要被重罚呢!”“我家管家说,现在外商来做生意,都规规矩矩的,再不敢要朝廷补贴了!”
小花跟在刘明月身边,指着池面上的游船笑道:“小姐你看,现在游船都多了,百姓们日子好了,才有心思来玩呢!”刘明月望着粼粼波光,想起皇帝在朝堂上说的“清朗乾坤,不是靠朕一个人,是靠每一个护着百姓的人”,忽然觉得,之前所有的奔波与坚持,都有了最好的回应。
几日后,常平仓新补的粮食运到,刘明月与苏、王衍一起去监工。看着农户们扛着平价粮脸上的笑容,听着孩子们围着粮袋喊“有米吃啦”,刘明月忽然明白,所谓“清朗乾坤”,从来不是朝堂上的空论,而是百姓碗里的白米饭、手里的干净盐,是每一个人都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小家,看着长安的朝阳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