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暂别 ...

  •   靖王被押解回京后,小城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只是这宁静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月无瑕暂居听竹轩,每日不是处理京中来函,便是与幕僚密谈。

      锦绣则如常打理花田铺子,只是身边总跟着两个墨麟卫扮作的伙计——那是月无瑕执意安排的护卫。

      这日,锦绣正在铺子核对账目,忽见陈景明来访。他神色复杂地看着她身后的护卫,欲言又止。

      “陈公子有事?”锦绣放下账本,示意护卫稍退。

      陈景明沉默片刻,终是道:“听闻...殿下不日便要回京了?”

      锦绣手中毛笔微微一顿:“陈公子消息灵通。”

      “城中都传遍了。”陈景明语气带着几分急切,“殿下可曾说...要带姑娘同去?”

      锦绣垂眸:“殿下确有此意。”

      “姑娘答应了?”陈景明上前一步,“京中局势复杂,姑娘若去,无异于羊入虎口!更何况...”他压低声音,“殿下若真有心,为何不先明媒正娶?”

      锦绣抬眼:“陈公子何意?”

      “我派人查过。”陈景明神色凝重,“陛下虽已醒转,但龙体欠安。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立储君,殿下此时回京,必是要争那储位。若他日登基,三宫六院...”

      “陈公子!”锦绣打断他,“殿下之事,非你我能妄议。”

      陈景明却执意道:“我知姑娘恼我多管闲事。但请姑娘想想,他若真有心,为何不先给你名分?这般含糊其辞,分明是要姑娘无名无分地跟着他!”

      锦绣手中账本滑落在地。这些话,何尝不是她心中的隐忧?

      是夜,月无瑕来访云家。他换回素白常服,墨发半束,仿佛又是那个温润如玉的云无忧。

      “三日后,我需回京。”他在花架下执起她的手,“父皇病重,朝中需人主持大局。”

      锦绣轻声问:“殿下这一去,何时能回?”

      月无瑕沉默片刻:“少则半年,多则...”他忽然将她拥入怀中,“与我同去可好?我实在放心不下你独自在此。”

      锦绣靠在他怀中,嗅着熟悉的兰草清香,几乎要点头答应。可陈景明的话却在耳边回响——

      “...为何不先明媒正娶?”

      她轻轻推开他:“殿下,民女有一问。”

      “但说无妨。”

      “殿下要民女以何种身份随行?”她直视他的眼睛,“是云锦绣,还是...未来的淳王妃?”

      月无瑕一怔:“这有何区别?待我...”

      “有区别。”锦绣打断他,“若以云锦绣的身份,民女宁愿留在云家,等殿下功成归来。若以淳王妃的身份...”她顿了顿,“请殿下明媒正娶,三书六礼,一样不少。”

      月无瑕蹙眉:“锦绣,你知我现在...”

      “民女知道殿下处境艰难。”锦绣后退一步,施了一礼,“正因如此,才更不能让殿下为难。若此时带民女回京,必会授人以柄,说殿下沉溺美色,不顾大局。”

      月无瑕凝视她良久,忽然轻笑:“原来你在担心这个。”他执起她的手,“我月无瑕若要娶妻,何须在意他人言语?”

      “可我在意。”锦绣抽回手,“民女不要殿下因我而遭人非议。”她取出那枚凤佩,“待殿下功成之日,再以江山为聘不迟。”

      月无瑕眼中闪过复杂情绪,终是叹道:“好,依你。”他将凤佩重新为她戴上,“但你要答应我,好生保重,等我回来。”

      三日后,城门外车马萧萧。月无瑕换回戎装,墨麟卫肃立两侧,气势威严。

      锦绣捧着个包袱前来送行:“殿下此行山高路远,民女备了些常用药物和干粮。”

      月无瑕接过包袱,指尖在她手心轻轻一划:“叫我无忧。”

      锦绣耳根微热,低声道:“一路保重。”

      月无瑕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牌:“这是墨麟令副令,可调动城中所有墨麟卫。若有急事,凭此令去听竹轩找墨尘。”

      锦绣推拒:“这般重要的东西...”

      “收下。”月无瑕不容拒绝地将令牌塞入她手中,“你平安,我才能安心。”他忽然压低声音,“京中恐有皇叔余党未清,你务必小心。”

      这时,玄七上前:“殿下,时辰到了。”

      月无瑕深深望了锦绣一眼,忽然俯身在她额间落下一吻:“等我。”

      马蹄声远,锦绣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只觉心中空了一块。

      回城路上,忽见李玉娇站在道旁,眼中满是讥诮:“云姑娘这是...被抛弃了?”

      锦绣不欲理会,却被她拦住:“你以为攀上高枝就能飞上枝头?殊不知皇家最是无情!等他日殿下登基,三宫六院,哪还记得你这乡野村姑?”

      锦绣冷声道:“不劳李小姐费心。”

      李玉娇却轻笑:“我是为姑娘好。不如早些择个良人,比如...陈公子就对你一往情深。”

      锦绣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李小姐若无事,民女先告辞了。”

      回到云家,锦绣独坐窗前,望着那枚墨麟令出神。月无瑕留下的护卫暗中守护,她自是感激。可李玉娇的话,却像根刺扎在心上。

      三日后,听竹轩送来密信。锦绣展信,却是墨尘笔迹:“殿下已安抵京城。另,近日城中多有生面孔,姑娘务必小心。若遇急事,可燃此信为号。”信纸一角带着特殊香气,显然是特制的信号。

      锦绣将信收好,心中却莫名不安。

      这日,锦绣去铺子途中,忽觉有人跟踪。她故意绕进小巷,果然见两个陌生男子尾随而来。

      “二位跟着民女,所为何事?”锦绣转身,暗中握紧袖中信号。

      那两人一愣,随即笑道:“姑娘误会了,我等只是问路...”

      话音未落,忽听两声闷响,两人应声倒地。玄七从暗处走出:“姑娘受惊了。此二人是靖王余党,属下已处理干净。”

      锦绣心中一凛:“京中局势如何?”

      玄七迟疑道:“殿下不让多说...只让姑娘放心。”

      锦绣却从他神色中看出端倪:“可是殿下有危险?”

      玄七沉默片刻,终是道:“陛下病重,靖王虽被囚禁,但其党羽仍在朝中兴风作浪。殿下此番回京,实是步步惊心。”

      是夜,锦绣辗转难眠。她取出月无瑕留下的书信,一字字反复看着,忽然发现最后一行墨迹似有深浅——竟是密写!

      她将信纸在烛火上轻轻烘烤,果然显出另一行小字:“若三月无音讯,速离云家,去江南百花谷寻苏姑姑。”

      锦绣心中巨震。他竟连后路都为她安排好了!

      次日,锦绣正在花田劳作,忽见一队官兵前来。为首的竟是新知府——靖王倒台后,皇上新派的官员。

      “云姑娘,本官奉旨查案,请姑娘配合。”新知府态度客气,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

      锦绣心中警觉:“大人请讲。”

      “靖王谋逆案中,牵扯出一批往来书信。”新知府取出一封信,“其中有一封,提到云家花田曾为逆党提供藏身之处。”

      锦绣接过信一看,竟是模仿她笔迹所写!心中顿时明了——这是栽赃!

      “大人明鉴,此信绝非民女所写。”锦绣从容道,“云家花田每日往来人员皆有记录,大人一查便知。”

      新知府点头:“本官自是相信姑娘。只是...”他话锋一转,“有人举报,说姑娘与淳王殿下关系匪浅。不知姑娘可知殿下在京中动向?”

      锦绣心中冷笑——原来是在这里等着她!

      “民女与殿下只是萍水相逢,殿下行踪,民女岂会知晓?”她故作惊讶,“莫非殿下出什么事了?”

      新知府打量她片刻,忽然笑道:“姑娘不必紧张,本官只是例行询问。”他起身告辞,“若有殿下消息,还望姑娘及时通报。”

      送走知府,锦绣只觉后背发凉。月无瑕离方才半月,各方势力便已按捺不住。往后的日子,怕是更难了。

      是夜,锦绣独自在月下徘徊,忽听墙外传来熟悉的笛声。她心中一喜,循声而去,却见吹笛之人竟是——

      “陈公子?”锦绣愕然。

      陈景明放下竹笛,苦笑道:“冒昧模仿殿下笛声,实在唐突。”他取出一个锦盒,“今日得了一管好笛,想着姑娘或会喜欢。”

      锦绣摇头:“陈公子不必如此。”

      “我只是...不想看姑娘愁眉不展。”陈景明轻声道,“殿下既已回京,姑娘何不考虑...”

      “陈公子。”锦绣打断他,“民女心意已决,不必再劝。”

      陈景明沉默良久,终是叹道:“既如此,陈某便祝姑娘得偿所愿。”他深深看她一眼,“若有一天姑娘改变主意,陈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望着陈景明离去的背影,锦绣心中五味杂陈。她何尝不知陈景明的心意?只是...

      忽然,一枚石子落在脚边。锦绣警觉回头,只见墙头跃下一个黑影——竟是玄七!

      “姑娘,京中急报!”玄七神色慌张,“殿下遇刺受伤!”

      锦绣手中锦盒砰然落地:“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