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中 ...

  •   一切尘埃落定,必须要出任务赚钱还债的章品,看着空白的任务列表,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去哪里。过去的生活虽然悠闲,可每天都有需要去的地方,需要调查见证的目标,以及沿途享受松弛的时光和观察世间百态的机会。
      如今时光更为松弛了,他却没了观察的心,时时刻刻都在懊悔,为失去的那些宝贵资料感到痛心。
      回想那些忘年交的老友,和他们临终前的托付,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他整日游走在熟悉的地点之间,却再也没能瞌睡过哪怕一秒钟,只是直愣愣瞪着眼睛,让坐在对面的乘客心里难以心安。
      正大光明的观察别人,让他感觉很不舒服,而考虑到已经是尽人皆知的恶劣行为人,显然受到他关注的人也会感到极度不适。
      来到滨河花园,站在阳光下,看着对面熟悉的阳台,却不见老人的身影。他转身就跑,不安感就如烈火般灼烧起来。
      幸亏他如今也算是个名人,没有多费口舌管理员就答应帮忙开门查看。
      叫门无人应声,管理员立刻申报开门密钥。
      门一开,就见老人正趴在地上,已经失去了意识。
      随身携带急救设备的管理员,立刻上前查看。
      “还好,没大危险。”
      看着检测仪上闪烁着的绿色,俩人这才松了口气。
      无暇他顾,俩人送老人到社区医院,确认无恙后又结伴而归。路上闲谈几句,让章品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是自己的粉丝。
      “说起来啊,其实大家都知道,你们也是好心。希望你,不要放弃,继续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说不定啊,过几年我还要请你帮忙呢。”
      “多些理解。”章品微微欠身,对于突如其来的安慰和鼓励,让他有些手足无措,又有些不安感。
      这份信赖和期许,来得突然,又恰如其分,就如及时雨般洗去了他内心深处的阴郁。
      分别后,章品再次回到医院,看着老人醒来,近距离的相互挥挥手打过招呼,然后就默默相望,无言的交流着。
      天明时,老人走了,没有遗憾,因为他此生最为宝贵的财富已经有了托付。
      按照老人所提供的线索,章品开始谨慎行动,接近被分散隐藏的资料集。
      老人家的女儿也曾经做过生命见证人,因此他对这一职业了解颇多。他背着女儿偷偷收集了不少亲朋好友的私有信息,导致女儿受到处罚,更是就此断了关系,落得个孤苦伶仃。
      不过他老人家并不后悔,只是人单力薄,很多事情都是有心无力,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都被他统统写在的日记里。作为他最珍视的遗产,日记留给了还在远方的女儿,副本则被埋在了公园的山石下。
      打开时间胶囊,里面还有许多让章品感到陌生的东西。他仔细看过,又小心放回,最后只带着日记离开。
      有过一次教训之后,他就不敢再弄什么秘密仓库。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生活,只有头脑在秘密潜行。
      一晃数年过去,生活依旧的章品逐渐走上与常人相仿的人生轨迹,除去定时汇报行程之外,就属陪着孩子的时间最多。
      讲述许许多多的故事给孩子听,在她还听不懂的时候。
      又是数年时光,章品终于摆脱了行为束缚,并升级到高级生命见证人,也逐渐接手些情况复杂的任务。
      主动退休的老领导,曾在离开前留下句话:咱们这时代啊,是只往前看的,得懂得放下和抛弃。
      章品放下了部分执念,却难以抛弃那些琐碎的生活片段,那些已经被物理删除掉的记忆。
      在女儿开始上学后,他就将时间留给了书房,那是孩子她妈努力工作换来的大房子的一部分。在将这空间割让给他的时候,她曾经说过,相同的错误不能再犯,但她支持他继续保持独特的兴趣爱好。
      在他埋首书房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全球数据存储巨头们纷纷开始缩减成本,导致数据存储资源愈发紧张,尽管其股价和财报均呈现出增长态势。
      当他坐在机舱里阅读最新的生命见证案例分析时,常常会听到邻座的抱怨,因为某些信息突然就被冻结,而后必须通过特别申请才能重新访问,尽管其在上一秒还属于私有数据。
      尽管老龄化社会危机得以缓解,但随着医学延龄达到极限,悲伤还是再度集体爆发,海量数据随之被冻结,甚至一度导致社会运转失调。
      经济和社会的双螺旋牵引效果正在消失,章品还记得他曾看到过类似的警示,只可惜那些资料已经被销毁,难以再找出作者提出的应对之策。
      世人哀叹,却依然没有意义。
      身处异地,章品每天都会给女儿写封电子邮件,却都设置为延迟发送状态。他知道,这些都是属于将会被清除的私有数据,只是希望女儿能够在自己离开之后,仍然感觉她的父亲还在身边。
      见证生命,自然也会见证死亡。
      那些执意通过各种手段隐瞒亲人故去的违法者背后的动机,却往往并非是出于对金钱的欺诈。
      活着的人,总想要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活着的人,总想留下些什么以作为前人曾经存在的证明。
      技术的进步,让悲伤得以缓释,却也让回忆变得短暂,珍贵。
      曾经,该如何对待自己的数字遗产是个让人思之无奈又无力的问题。
      如今,该如何守护并传承自己的思想,已经成为人和系统之间的博弈游戏。
      由学习能力远超人类自身的科技产物所缔造的新秩序,抛弃了所有时间限定规则,将一切数据归结于平等的资源占用单元,再依照公众需求与利用率进行排序,以末位淘汰的方式,随时回收数据空间。
      想要避免数据被回收,就要保持较高的刷新频率,还要尽可能让数据有较高的访问量,自然而然也就催生出了互访的网络社会新行为。
      由于关联数据的快速增加,相应的算法调整也很快上线,此消彼长,如潮涨潮退,搅动着世界数据经济的晴雨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