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暗劫:粮道上的杀机,东宫夜谈的心事 ...

  •   苏文清带着押运队伍离开京城的那天,林砚特意去了城门送他。晨光里,十万石粮食装在三十辆马车上,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苏文清一身青色官袍,站在队伍前,朝林砚拱手:“林兄放心,此行我定不负殿下所托,也不负你这份信任。”
      林砚回礼,指尖却悄悄攥紧了袖口——他昨夜翻遍《权倾朝野》的记忆,只记得苏文清会在赈灾途中遇袭,却忘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苏兄,路上务必小心。”他压低声音,“三皇子不会善罢甘休,若遇异常,不必恋战,先保自身安全。”
      苏文清眼神一凛,点头道:“我明白。”
      看着队伍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林砚心里的不安却没消减半分。他知道,这场暗战,从粮食离开京城的那一刻,就已经打响了。
      果然,三日后的傍晚,东宫传来消息——苏文清的押运队伍在沧州境内遭遇了“劫匪”,虽有护卫抵抗,却还是被抢走了两车粮食,还有三名护卫受伤。
      林砚赶到东宫时,书房里的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萧景渊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玄色常服的衣角在晚风里轻轻晃动。陈默垂手站在一旁,脸色凝重:“殿下,沧州知府已派人去追查,但那些劫匪动作太快,现场只留下了几枚带‘狼’字的腰牌——像是边境马贼的东西。”
      “马贼?”萧景渊转过身,眼底的冷意几乎要溢出来,“沧州离边境千里,哪来的马贼敢抢东宫的赈灾粮?分明是萧景明的人!”
      林砚躬身行礼,心里却快速盘算着:带“狼”字的腰牌,前世书中确实有记载,是三皇子暗中豢养的死士队伍的标识,名为“狼牙卫”。这些人无恶不作,专门替三皇子处理见不得光的事。
      “殿下,”林砚开口,声音沉稳,“现在不是追究是谁做的的时候。当务之急,是确保剩下的粮食能顺利运到江南。若粮食再出问题,不仅江南灾民要遭殃,殿下在朝堂上也会被动。”
      萧景渊看向他,眼神复杂:“你有什么办法?”
      “臣有两个提议。”林砚抬眸,迎上萧景渊的目光,“第一,让周策派一队亲兵,从江南出发,去沧州接应苏文清。周策的人熟悉地方情况,又有兵权,能震慑那些暗处的势力。第二,立刻让人去沧州,把那三名受伤的护卫接回京城医治——他们是唯一见过劫匪的人,或许能从他们口中问出更多线索。”
      萧景渊沉默片刻,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陈默,立刻去传孤的密令。”
      “是。”陈默领命,转身快步离开。
      书房里只剩下萧景渊和林砚两人,气氛一时有些安静。烛火跳动着,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泛黄的宣纸上。
      萧景渊走到案前,拿起桌上的一份奏折,递给林砚:“这是张启山送来的奏折,说江南近日晴好,百姓安居乐业,还弹劾周策‘擅自调动兵力,意图不轨’。”
      林砚接过奏折,快速扫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张启山这是怕了。他隐瞒灾情,又被三皇子授意阻拦赈灾,如今见我们动真格的,就想倒打一耙,把罪名推到周策身上。”
      “孤知道。”萧景渊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面,“但张启山是江南巡抚,在地方上根基深厚,若没有确凿证据,孤也不能轻易动他。”
      林砚放下奏折,心里有了主意:“殿下,臣有一计。我们可以让苏文清在抵达江南后,先不要声张,而是暗中走访灾民,收集张启山隐瞒灾情的证据。同时,让周策继续以‘护粮’之名调动兵力,一方面保护苏文清,另一方面也能牵制张启山的人手。等证据确凿,再把张启山的罪证呈给陛下,到时候,就算他有三皇子撑腰,也无力回天。”
      萧景渊看着林砚,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你倒是考虑得周全。”他顿了顿,语气缓和了些,“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林砚心里一暖,躬身道:“臣不辛苦,能为殿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夜色渐深,宫门外传来梆子声,已是三更天。萧景渊看向窗外,道:“夜深了,你先回去吧。路上小心。”
      “是,臣告退。”林砚转身,刚走到门口,却被萧景渊叫住。
      “林砚。”萧景渊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你……为什么这么帮孤?”
      林砚脚步一顿,心里咯噔一下。这个问题,他早就想过无数次。不能说穿书,不能说为了活命,只能找一个让太子信服的理由。
      他转过身,目光坦诚地看着萧景渊:“殿下,臣先前糊涂,错信了三皇子,差点连累林家。是殿下给了臣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臣感激不尽。更何况,臣看得出来,殿下是真心为百姓着想,是能让天下安定的君主。臣追随殿下,不仅是为了林家,更是为了天下苍生。”
      这番话半真半假,却足够真诚。萧景渊看着他,良久,才缓缓道:“你若真能一直如此,孤定不会亏待你。”
      林砚躬身,再次告退。走出东宫时,夜风带着凉意吹过来,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又湿了。刚才太子的眼神,带着探究,也带着一丝他看不懂的复杂情绪。他知道,太子对他的信任,还需要时间来巩固,而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半分差错。
      回到林府,林砚没立刻休息,而是去了书房。他铺开宣纸,写下“狼牙卫”三个字,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圈。前世书中记载,“狼牙卫”不仅替三皇子处理暗事,还掌握着三皇子不少的秘密,包括他暗中勾结外戚、私藏兵器的证据。若是能找到“狼牙卫”的老巢,或许能一举扳倒三皇子。
      但这无疑是一步险棋。“狼牙卫”行事隐秘,且心狠手辣,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林砚盯着纸上的“狼牙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公子,您还没休息吗?”是林福的声音,带着几分担忧,“刚才有人送来一封信,说是给您的,没有署名。”
      林砚心里一紧,道:“把信拿进来。”
      林福推门进来,递过一封密封的信。信封是普通的白色,没有任何标记。林砚接过信,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沧州劫粮者,狼牙卫也。三皇子欲在苏文清抵达江南后,再下杀手。”
      林砚瞳孔一缩——是谁送来的这封信?是敌是友?他快速检查了一下纸条,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但纸条上的内容,却和他的猜测一致,这让他更加确定,三皇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他立刻起身,拿起纸条,就想再次去东宫。可刚走到门口,又停住了脚步。现在已是深夜,太子怕是已经休息了。而且,这封信来历不明,若是贸然拿去给太子看,说不定会引起太子的怀疑。
      “先等等。”林砚自言自语,把纸条收好,“明天再做打算。”
      回到书房,林砚再也没有心思思考“狼牙卫”的事。他坐在案前,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不安。苏文清还在途中,江南的灾情越来越紧迫,三皇子的杀机步步紧逼,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场暗战,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凶险。
      第二天一早,林砚没去吏部当值,直接去了东宫。萧景渊正在书房处理奏折,见他进来,放下笔道:“这么早过来,是有什么事?”
      林砚从怀里取出那张纸条,递了过去:“殿下,昨日深夜,有人给臣送了这封信,没有署名。”
      萧景渊接过纸条,看完后,脸色沉了下来:“狼牙卫……果然是萧景明的人。”他抬头看向林砚,眼神锐利,“你觉得,这封信是谁送的?”
      “臣不知道。”林砚老实回答,“但信上的内容,与臣的猜测一致。臣担心,苏文清在抵达江南后,会遭遇更大的危险。”
      萧景渊沉默片刻,道:“陈默已经派人去接应苏文清了,还加派了人手保护他。另外,孤已让人去查‘狼牙卫’的下落,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他顿了顿,看向林砚,“这段时间,你也要小心。萧景明既然能对苏文清下手,说不定也会对你不利。”
      林砚心里一暖,躬身道:“谢殿下关心。臣会小心的。”
      就在这时,陈默快步走进书房,脸色凝重:“殿下,不好了!苏文清的队伍在苏州城外遭遇伏击,苏文清受伤了,粮食也被抢走了五车!”
      萧景渊猛地站起身,眼底的杀意几乎要溢出来:“萧景明!他真是胆大包天!”
      林砚也愣住了——苏文清怎么会在苏州城外遇袭?按原计划,周策的人应该已经到了沧州接应他,怎么会让他在苏州城外出事?
      “周策呢?他的人在哪里?”萧景渊厉声问道。
      “周策的人还在沧州境内,还没赶到苏州。”陈默回道,“那些伏击者动作太快,打完就跑,现场只留下了几具尸体,都是‘狼牙卫’的人。”
      萧景渊一拳砸在案上,震得桌上的奏折都掉在了地上:“好一个调虎离山!萧景明故意让我们以为他会在沧州动手,把周策的人引去沧州,然后在苏州城外伏击苏文清!”
      林砚捡起地上的奏折,心里快速盘算着:现在苏文清受伤,粮食被抢,江南的灾情又迫在眉睫,若是不能尽快把粮食送到灾区,后果不堪设想。
      “殿下,”林砚开口,声音沉稳,“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让周策立刻带兵去苏州,保护苏文清和剩下的粮食。同时,派人去苏州医治苏文清,不能让他出事。另外,臣建议,立刻把‘狼牙卫’伏击苏文清的事禀报陛下,让陛下知道三皇子的所作所为。”
      萧景渊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点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陈默,立刻去传孤的密令!”
      “是。”陈默领命,转身快步离开。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萧景渊看着窗外,脸色依旧阴沉。林砚站在一旁,心里也满是焦虑。他知道,这场赈灾,已经变成了一场生死较量。三皇子步步紧逼,太子腹背受敌,而他这个穿书者,能做的,只有拼尽全力,帮太子渡过这场危机。
      “林砚,”萧景渊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若是这次能渡过难关,孤定要让萧景明付出代价。”
      林砚抬头,看向萧景渊,眼神坚定:“殿下放心,臣会一直陪在殿下身边,与殿下并肩作战。”
      萧景渊看着他,良久,才缓缓道:“好。”
      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林砚知道,这场暗战,才刚刚开始。而他与太子之间的关系,也在这场生死与共的较量中,慢慢发生着变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