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七章 ...
第七章异军突起的沈家学院(3)
其实沈家学院自中学以上,学生都可以自行或是跟老师一起成立研究小组,获得学校审批通过后,每年都有数额不菲的研究资金对小组研究进行支持,而更为人称道的还要数沈家学院推出的“学问就是一切”、“以学养学”的计划,其目的是让所学内容和实务相结合,将各个学院的学习研究成果用于实际生活,实现知识向财富的转化。
农学院就是一个例子。农学院师生通过推广农业技术、农副业技术等研究成果,人人都赚得盆满钵满,不仅为本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证,更极大限度的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热情。这对于她们来说不仅是财富方面的激励,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认可和社会的关注,这才是提升学子自信的动力源泉。
当然,除了农学院外其他学院也各有优势,几年间就都先后达到了沈从心在办学之初提出的“以学养学”的要求,大学部第一届学生毕业时,建校初期设立的几个学院都已经自给自足,教师和学生福利的主要来源都已不再单纯依靠学校,更大一部分来自于各院校研究成果的衍生收入。
其中目前创业渠道最窄,人数最少的数学院,也通过课余时间为蒙学、小学、中学和大学其他各院提供数学技术支持,为附近乡镇提供数学课程、办理账房培训班等,虽然不能说是发财致富,但是基本也算是实现了本学院的盈利。
其他各院更不用说,都依靠本院优势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推向实务来创造财富,目前各学院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项目。
农学院除了最初的农业技术指导外,通过开发良种、酿酒、造醋、开发新农具、研究染织技术等不断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以至于原来最不被看好的农学院现在一被人提起来无不伸大拇指的。原来可以说是误打误撞进来的老师和学生如今也都远超期望的实现了自身价值,而学院本身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
但是说到读书人最向往的学院,还是非文学院莫属,虽然文学院目前除了沈从心提供的改良印刷技术之外,只有一项改良纸张勉强算是文学院的自主研发项目外,暂无其他品牌产业。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活字这两事也能看出这个世界与地球的不同,按照地球现在这个阶段的发展水平,活字印刷的出现还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哪知道人家现在已经有了,听说是一个印章匠人提出来,让沈从心不由得叹服历史的偶然。
这些都是题外话,还是回到文学院,它最吸引人地方在于文学院自助管理的,面向沈家学院各年级学生开放,面向全社会半开放的,当今世界规模和藏书量都是第一的校图书馆——“天一馆”。
图书馆的建立从学院未正式招生就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因为单是书籍的整理归类就需要很多人手和时间,沈从心也是五年前一回搬修园就在周围各个城镇张贴告示,说是沈家收集了天下各门各类的书籍,准备建立一所前所未有的图书馆,将古往今来的图书典籍一一收藏,供天下学子共飨,诚广征天下贤士,不论男女老少,只是想要集众人之力共成此事,为天下一心向学之人提供一个可以集中查阅他们需要的书籍的机会,并许诺图书馆建成后将会有重酬。
这道告示发出后,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学子前来应征,不过经过审查,根据她们的年龄、学识、性格和出发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沈从心最后有些一言堂的定下三十六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出人意料的是选了一位年近五十的鳏夫作为组长总体统筹此事,其余各人都各司其职,专门管理某一种类书籍的整理、目录的编写等等。
最终人选定下来的时候,引起了不少人的怀疑,因为单单选人前后就花费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最后人已经定下来的时候,却没见到一本书。
毕竟图书馆顾名思义首要的是书而不是人,现在大张旗鼓的选了这么多人,却没拿出一本书来,若不是他们都已经见过将要成为图书馆的那座高大宏伟的古怪建筑,很多人恐怕就要怀疑沈家是在沽名钓誉!毕竟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没有书的话根本就是巧夫难为无米之炊啊。
不过这个疑问在沈从心将所有的人职责定下来,并带领大家简单参观了已经收集的书籍后,就迅速的打消了所有人的疑虑,取而代之的是激动、激动、各种激动。
几位男性组员还比较矜持,表现的不太明显,只是眼睛都红红的有些湿润;但是一位嗜书如命的老秀才看到一半就激动的整个人趴在了一大堆书上,高呼“苍天有眼、苍天有眼……”说着说着都老泪纵横了…。
当然还有人第一眼看到沈从心堆放书籍的方式就强烈指责她不懂得爱护书籍,居然将读书人最重要的东西胡乱堆在地上……
她们之如此激动都是因为整整六层的图书馆,二、三、四、五整整四层每个房间里都堆满了各色书籍:从最早的牛羊皮卷竹木简、帛书到近百年来才出现的各种质地不一的纸质书籍,林林总总,让这三十六位嗜书之人看的目不暇接、目瞪口呆,同时也在他们心目中坐实了一个传说——沈从心那就是神!!
否则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这么多书籍,更何况还有不少早已失传的古籍。
书有了,但是书院的整理工作又是一大难题,沈从心挑选这些人的时候除了识字之外的原则就是:
第一:爱书如命,毕竟这里有不少古籍,要是整理的人不爱惜这些书的话,指不定还没整理完书就不行了;
第二,有头脑、有条理,这是个大工程,不能闷头做,必须要有规划;
第三:个人主义情节不太强,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团队合作;
第四:有一定的书籍管理经验,这样不至于像群无头苍蝇似的乱想主意;
第五:有一定的书籍装裱翻新能力,不过很多读书人并不擅长此道,因此选人的时候还特地找了两位不是专业读书人的书籍装裱的专业人士。
这三十六个人在学院开学前都是沈家包吃包住,每人每月五两银子辛苦费,住的话每人在学院有一间休息室,主要是供他们临时休息用,另外在修园划出六个院子给他们暂住,平日里衣食住行基本都有沈家帮工准备帮忙。
他们的工作非常单一明确,就是好好的完成图书馆的建立,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他们完成所有书籍的分类、编码、整理、上架,以及后续如何管理等。
沈从心的眼光确实不错,这三十几个人加上镇子上已经报名沈家学院的预备役学生帮忙,花了大半年的功夫终于把这些书整理分类,一一编码摆在书架上,甚至还制定了基本的图书馆管理规则,而书院也正是定名为——“天一馆”。
这大半年时间这三十六位着实辛苦,几乎是全年无休,每天一睁眼就想着今天要整理哪些书籍,之前整理好的有没有什么纰漏,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分类方法,如何编码才能更加方便今后的借阅和记录,这些书籍今后应当如何管理,每个图书室应该设多少个阅读位置,应当如何安排……等等等等。
这大半年他们的头脑可以说完全被各类的书籍充斥着,没有丝毫余暇顾及其他事情,事实证明,专心确实可以更好的完成一件事情,“天一馆”的建设比预计快很多,也好很多。
几乎没有一个在“天一馆”试开放阶段来过的人不为它宏大的建筑、丰富的藏书量、有序的分类、有效的借阅管理、舒适的阅读位子……无不为这些感动,不少名士都流露出想要在“天一馆”任职的意愿。
而总领“天一馆”建立的这三十六位也获得了空前赞誉,但所有人的赞赏都比不上沈从心做的她以为很普通的一件事。
沈从心原先为她们提供的住宿等待遇已经在在物质上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充分的保证,而她在“天一馆”进门大厅里立下的一块建馆碑文则让这些人感激涕零,一直到她们死亡都没有任何一个离开过沈家学院。
“天一馆”正式开放与沈家学院第一年开学选在同一天,而就在那一天,沈从心邀请这三十六位“天一馆”的创始人共同揭开了在天一馆大厅竖起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们三十六人的名字并在每人名字的下面概述了他们在建馆过程中主要负责的工作和贡献,并在综述部分明确指出他们三十六人就是此馆的创始人,最后备注部分还刻上了协助人员的名字,以供后人瞻仰。
沈从心这个举动其实并没有想太多,只是遵照以前的一些习惯,每项工作完成后都会将具体负责人员一一列出,在这里有没办法存档,只还参考本地习惯刻碑留念。
但是自古文人重名轻利,沈从心虽一再声明这只是无心之举,却更加提升了人们对沈从心的看法,之前因为沈从心做事不拘小节,且毫不顾忌他人眼光,因此世人多认为她行事不羁放纵,但经过这件事大部分人对她的评价又加上了“尊师重道”一条,让人觉得她实际上也不是那么的难以接近。
“天一馆”虽然顺利完成了前期筹备工作并按计划对外开放,但实际上它的效益和影响却很难像其他学院的项目一样立竿见影,毕竟这个世界目前的发展阶段读书人在整个社会的占比相对还是比较少的。
三合镇周边亦不属于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个百十人的村子里面识字的人两只手都数的过来,虽然很多其他的地方的学子慕名而来,但是沈家学院刚办的一两年时间内“天一馆”内虽然称不上门可罗雀,但也确实每个图书室内只得几丁人。
不过沈从心在前期调研中就预计到了这一点儿,因此“天一馆”前三年都是免费开放,而且建议文学院的师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分别对三合镇周边乡村进行扫盲活动。
人其实骨子里都有点儿“好为人师”的意思,因此沈从心的这个建议得到了文学院甚者其他学院师生的广泛认同。
文学院一般以两至三人为小组,每隔几天都抽出至少半天的时间来去到各个乡村进行免费教学,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沈家学院对这些人进行一定的物质方面的支持,除了基本的交通食宿之外,每次外出还有补助津贴,还首次提出了意外保险的概念,本来沈从心只是想要推广保险互助的理念,却没想到没多久竟然真的派上了用场。
沈从心赞助每位志愿去各乡村授课的学生和老师每次两百十文钱作为食宿费用和津贴补助,对于其他的有志于此的人们在经过审核后,每人提供每月二两银子的资金,请她们负责指定村庄的扫盲工作,并承诺如有人因外出授课而遭受意外,沈家将为每人提供一份免费的意外保险,以策万全。
但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保险的概念,以为这又是沈从心的突发奇想,而且谁也不认为自己会有什么意外,但是就在义务扫盲活动开办将近半年的时候,有个小组的两位同学因为赶夜路回学院,结果突降大雨导致道路泥泞打滑,两人搭的马车出了意外,车轴断裂,两位同学、车夫以及同车的其他几人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些伤,其中一位叫夏天的同学因为被压在最下面,结果右腿骨折,消息传回后,夏父一夜间就老了数十岁,夏天也是悔恨不已。
趁着这会儿公司网络还跟得上,赶快更~~
已修改错别字~~PS:WORD的自动审查功能真是不靠谱啊、不靠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