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两国之战(4)金府 ...
-
夜幕像一块厚重的黑丝绒,将卫国都城的喧嚣轻轻盖住。
萧凡栎的身影掠过几条僻静的街巷,最终停在一座朱门紧闭的府邸前。
门楣上没有挂匾额,只有两盏漆黑的灯笼,在夜风中泛着冷光。
正是金府。
他抬手轻叩门环,三短一长,节奏利落。
片刻后,侧门无声打开,一个身着灰衣的侍从躬身引他入内。
府中庭院寂静,只有脚下青石板的缝隙里长着些枯草,连虫鸣声都听不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却掩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肃杀。
穿过两道回廊,萧凡栎被领进一间宽敞的厅堂。
堂内没有点灯,只在主位旁燃着两支白烛,烛火摇曳,将主位上那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主位上坐着个身着黑红衣袍的人,衣料上绣着暗纹,在烛光下偶尔闪过一点细碎的金光。
那人戴着一副黑色面具,面具边缘缀着金色碎纹,纹路蜿蜒交错,竟像极了蜻蜓翅膀的脉络,精致中透着诡异。
他微微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面具下投出一片阴影,只露出一双黑眸,深不见底,仿佛能将人的目光都吸进去。
若说萧凡栎是暗夜中出鞘的刃,冷冽锋利,随时能取人性命,那这位主上便是海底深不见底的渊,看似平静无波,底下却藏着翻涌的暗流。
令人望而生畏。
“主上。”
萧凡栎单膝跪地,声音低沉,带着绝对的恭敬,腰间的佩剑与地面轻轻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驿馆那边,可有异常?”主位上的人开口,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冽,却又裹着一层化不开的寒意。
“燕国派来的使者,是什么来头?”
“回主上,燕国使者名为谭懿,二十有二,身高八尺七寸,据说是燕帝亲点的谈判使臣,以‘冷面’闻名,行事极为谨慎。”
萧凡栎垂着头,语速平稳地汇报。
“今日在驿馆长廊,属下与他擦肩而过,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不过属下已及时避开,应未引起怀疑。”
提到谭懿时,他垂在身侧的指尖微微动了一下,眼底飞快闪过一丝复杂——
十年未见,那个曾经跟在他身后吵着要听箫声的小公子,如今竟成了燕国的使者,周身的气场冷得像冰,再也没了当年的活泼。
他怎会认不出?
只是当年的事牵扯太多,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陪在谭懿身边吹箫的侍从。
如今的他,是代号“箫”的情报官,是主上手中的刀,只能藏在暗处,连相认的资格都没有。
主位上的人沉默了片刻,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面具下的黑眸在烛光下闪过一丝锐利。
“谭懿……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字。听说他早年曾在卫国待过,与谭家一同离开,后来在燕国朝堂崭露头角,靠的就是‘公私分明’四个字。”
下一瞬,他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杀气:“此次他来卫国,明面上是谈判,实则是为燕国拖延时间,整顿军备。”
“你盯着他,不仅要查探燕国的战事情报,还要留意他私下是否有其他动作——比如,打听什么人的下落。”
萧凡栎心中一凛,连忙应道:“属下明白。”
“属下会密切监视谭懿的行踪,同时加快收集燕、卫两国的兵力部署与粮草储备情报,确保三日之内,将详细的情报呈给主上。”
“很好。”主位上的人微微颔首,声音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寒意,“记住,你的任务是情报,不是感情。”
“无论在驿馆遇到什么人,看到什么事,都不能影响你的判断。一旦暴露,不仅你会丧命,我们这些年的布局,也会毁于一旦。”
“属下谨记主上教诲,绝不敢因私废公。”
萧凡栎的声音愈发恭敬,额头抵在冰冷的地面上,将眼底的情绪彻底掩去。
主位上的人没再说话,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
萧凡栎起身,躬身行礼后,转身退出厅堂。
走到庭院时,夜风迎面吹来,带着刺骨的凉意,他才发现,自己的后背竟已渗出一层薄汗。
他抬头望向夜空,月亮被乌云遮住,只剩下几颗星星在黑暗中闪烁。
脑海里又浮现出谭懿的模样——清冷的眉眼,挺拔的身形,还有那双看到他时,瞬间闪过疑惑的眼。
“对不起……”
他低声呢喃,声音被夜风吹散,连自己都几乎听不清:“等这件事结束……若还有机会,我一定告诉你当年的真相。”
说完,他不再停留,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朝着驿馆的方向而去。
而厅堂内,主位上的人缓缓抬起头,面具下的黑眸望向萧凡栎离去的方向,指尖轻轻抚过面具上的金色碎纹。
“谭懿……宁骛……”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
这场戏,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映在墙上,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