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因着萧瑾的缘故,祝明和祝嫣再不敢明面招惹。

      后又有几位祝远清同僚将孩子送进来,家塾一下热闹起来。祝遥的身子在夏日来时好了些,却仍旧是静静地待在角落里。

      赵先生素不喜舞枪弄棒,萧瑾也不好诗书,时常被罚抄书,最后都央着祝遥分了一半,而萧瑾也会从外面给她带好吃的好玩的以做谢礼。

      在中秋前夕,祝远清新得了白兔一对,带回府分别给了祝遥和祝嫣。

      冬茗在院中照顾着那只跳脱的兔子,回堂屋时,忍不住红了眼眶,“小姐,可见老爷心中还是有你的。”

      彼时祝遥在窗下阅信,信是跟着萧瑾送的九连环一起来的,萧瑾陪着外祖母在外乡故地重游,写了许多见闻。

      祝遥取出干净的信纸,看着冬茗笑了笑:“傻丫头。”

      冬茗抹了抹眼睛:“小姐,怎地又说我傻?”

      案上是萧瑾给自己带来的桐城徽墨,她带来时满脸欢喜,她说这东西给她用是白瞎,倒不如给自己用。
      祝遥感念她的心意,心中却愈发愧疚。

      她取笔写字,一边轻声回着冬茗:“父亲自然想的通。”

      信自然是寄不出去的,只是萧瑾来一封,祝遥便回一封,待七日后萧瑾回了锦州,一一交与她。

      听闻萧瑾的母亲镇虏将军生得极为高挑,而萧瑾与其母不仅长相酷似,连身量一样,只不过半月有余,祝遥便觉得她比原先又高了些。

      只不过手上又带了伤。

      在屋内为她上药时,祝遥问:“不是出门游玩么?怎么又伤着自己?”

      萧瑾道:“在三良湾遇上了几个水贼在打劫过往渔船,与他们交手时不慎伤着的。”她笑了笑,“阿遥不必担心,已无大碍。”

      三良湾是吴州与锦州交界之地,常年水患,久治无果,渐渐生了一窝水匪,在此地横行霸道,以抢劫来往商船谋生。起初因两州接壤,谁也不愿出力去管,如今已成气候,匪患难除。

      “以往他们的目标是过往商船,如今连渔船也不放过……”祝遥收起药膏,“从二月起吴州连日大雨,可见水患是愈渐严重了。”

      萧瑾点头:“正是这个理。前年北疆鞑靼来犯,从吴锦两州调兵支援,如今兵力松懈,两州知府恐怕皆无力也无心去剿匪。”

      这等要事两人不过饶舌两句,管不了也管不上,萧瑾拿出了一个竹制的小玩意摆在祝遥面前,另还有一盒胭脂,笑道:“瞧着小巧玲珑甚是有趣,便想着给你瞧瞧。”

      “还有这盒胭脂……”

      说到这里,萧瑾倒有些不好意思,“我手不如你的巧,阿遥,若有空便教教我罢?”

      祝遥笑:“你平日不是不喜这些么?”

      萧瑾撑着另一只手,望着她也笑,“瞧你出落的愈发好,我也想再俏些。”

      祝遥:“自然是好的。”

      自此以后,萧瑾常常会缠着祝遥替自己画眉,祝遥回回都应好。

      在祝府桃花凋零时,萧瑾从秋藏山折了一枝梅花回来,笑意盈盈地递给祝遥,博得祝遥一笑,替她拂去肩上的雪,“这样冷的天还上山,让安老夫人知道,岂不是心疼坏了。”

      “听闻冬日第一株梅花能护佑人平安长乐,我不知哪枝是第一株,便只好寻了开得最好的那一枝。愿阿遥身子康健,长乐无极。”

      期间发生了一件事,祝夫人娘家侄儿想迎娶祝遥,但被祝远清拒绝,连着三日没去祝夫人院中。
      连祝夫人生辰也只是草草办了几桌,面都没露。
      最后祝夫人病了,也没能让祝远清踏足燕居。

      府内人皆道老爷爱女。

      萧瑾知道以后,眉头紧拧,“她娘家侄儿算不得良配,幸是你父亲还不算太糊涂。”

      祝遥抬头,目光投向燕居的方向,“长宁,有一事藏在我心头许久,说来惭愧,我……”

      萧瑾按住她的手:“阿遥,不必多说。”

      祝遥看了她一眼。

      萧瑾笑:“萧长宁不是傻子。”

      祝遥:“你知道?”

      萧瑾:“我知道。”

      冷风吹过,祝遥忽地一笑,果真不再提,她说:“其实她嫁进祝府时,祝家产业不比现在。在她操持一下,才有了如今的底子。听闻她在闺中之时才名远扬,听闻她曾经驳得天启九年的探花郎哑口无言。”

      “她娘家嫂子是鸿胪寺少卿家的千金,她要为祝嫣铺路,自然是要把我嫁过去以讨欢心。”

      “这样一个说起来有些传奇的女子,最后却只能在后宅里阴险算计。”

      “而她此次失手,也并非是我父亲爱女心切。”

      只不过鸿胪寺少卿的分量,比不过萧家独女罢了。

      祝遥低头拢了拢披风,再抬头时,微微一笑:“对于她的如今的状况我确有畅快,却又觉得有些可悲。我不知悲从何来,长宁,这骄阳从四四方方的院墙升起,而我在这里沐浴暖阳,却为何觉得遍体生凉?”

      萧瑾握住她的手:“阿遥,我知你的意思。”

      “书能明理,我不愿做那睁眼瞎。即便日后下场凄凉,我亦不后悔那日算计一场。恨只恨这世道待女子太过凉薄。”

      “只是长宁,到底是我对你不住。”

      萧瑾只是与她一笑。

      细雪落了两日,锦州银装素裹,渐渐又到了元日。
      祝夫人身子痊愈,开始操持府中事宜。

      上元节那日,祝明祝嫣早早出了门去,萧瑾也来到祝府,与祝遥一同去逛灯会。

      街上灯花璀璨,萧瑾步履匆快,在见到祝遥面色泛白后又缓下步子,一步步退到祝遥身边,边退边说:“没想到锦州灯会比京里还热闹。”

      祝遥:“我也是头一回知道灯会这般热闹。”

      萧瑾一愣:“对不住阿遥,我不知……”

      “我不是怪你,只是在实话实说,何必自责?”祝遥笑,前方不远有猜灯谜赢花灯的热闹事,祝遥侧头问:“长宁,你喜欢兔儿灯么?”

      萧瑾说话带着白气:“你给的都喜欢。小阿遥,你好生自信。”

      “不是自负,”祝遥失笑,与她慢慢走过去,“过年得了压岁钱,若能赢得最好,若是能力不足,便只好买一盏。”

      最后自然是赢下了彩头。

      祝遥将兔儿灯给她,字字郑重,“冬日北上天寒路远,望这盏小小的兔儿灯能照亮你回程的路。”

      萧瑾一怔,“外祖母果然说的不错,你比我聪明。”

      周遭是人声鼎沸,两人久久未语。

      上元节第二日,雪终于停了下来。
      雪夜亮堂,屋内只燃了两盏灯便已足够,祝遥只觉得浑身发冷,让冬茗又加了件披风。

      咚咚。

      院外传来敲门声,冬茗打开门,瞧见是萧瑾,回屋通报。

      萧瑾手上提着一盏兔儿灯,她放在祝遥面前,冻红的脸露出笑意,“扰你多日,无以为报,只好自己做了盏灯送与你,还望祝小姐不要嫌弃我手拙。”

      祝遥也笑了。

      萧瑾望着她:“在我回京之日,定会带上你送我的兔儿灯,若你愿意,也可在那日燃灯来顽。不为何,权当我无聊罢。”

      萧瑾回京那日,天清云淡。

      祝遥拿出那盏兔儿灯时,看见了底部刻的一行字。

      是诗经。

      是柏舟。

      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