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木铃摇岁月 ...
一岁·抓周宴(2002年重阳)
周家小院的金桂开得正盛,甜香浸透了每一寸空气。红绒布铺在八仙桌上,算盘、钢笔、小木槌、绣绷、听诊器、气象仪模型……林林总总摆成半圆。裹成红团子的钟意被放在中央,乌溜溜的眼珠好奇地转着。
她的小手先抓住了外婆苏明蕙绣的布老虎,咯咯笑着塞进嘴里啃。大人们善意的哄笑声中,她忽然松开湿漉漉的布老虎,摇摇晃晃地爬向布阵边缘——那里,祁砚正被母亲陈雪抱着旁观。小家伙穿着蓝色连体衣,手里攥着去年林国栋雕的那只木铃铛。
就在周柏年准备把女儿抱回红布中心时,钟意伸出沾着口水的胖手指,稳稳地勾住了祁砚紧握的木铃铛系绳。两股力量拉扯下,铃舌撞响清音,几片金桂应声飘落。祁砚愣了一瞬,竟松开了手,木铃铛滚进钟意怀里。他随即扁嘴大哭,却在钟意笨拙地把铃铛往他怀里推时,破涕为笑,伸手抓住了她衣襟上的盘扣。
“瞧瞧,一个舍了传家宝,一个赔上衣裳扣!”祁远山笑着举起相机。照片里,两个奶娃娃头顶相抵,木铃铛悬在交缠的小胖手间,背景是簌簌落下的桂花雨。
---
四岁·识字课(2005年惊蛰)
林家阁楼的木地板被阳光晒得暖融融。林月笙铺开洒金宣纸,墨香混着樟木箱的气息弥漫开来。“这是‘春’,”她握着女儿的小手在砚台里蘸墨,“草字头下有个‘日’。”
钟意描得歪歪扭扭,墨团晕开像只小乌龟。坐在小竹凳上的祁砚早已写完三张,工整的楷书贴在窗玻璃上。他放下毛笔,凑到钟意身边:“你的‘日’字躺倒了。”说着便去握她的手背想纠正。
指尖相触的刹那,窗台鱼缸里的金鱼猛地摆尾,打碎了映在水面的天光。钟意手一抖,一大滴墨“啪”地落在宣纸上,迅速洇成乌云。她看着自己染黑的小拇指,又看看祁砚干净的手指,突然把墨手往他脸上一抹。
祁砚白皙的脸颊顿时多了道黑胡子。他呆住,随即抓起毛笔反击。墨点像雨滴落在宣纸、地板、彼此的花猫脸上。闻声上楼的林月笙看见的,是两个小泥猴在满室春阳里追逐,晾着的宣纸被风掀起,未干的“春”字与“砚”字叠在一起,墨痕交融处竟像棵并蒂的花树。
---
七岁·分班榜(2008年白露)
县二小门口的老槐树筛下碎金。红榜前人头攒动,钟意踮着脚在密密麻麻的名字里寻找。“周钟意——一年级三班!”她欢呼雀跃,转头撞上祁砚沉静的眸子。
“我也在三班。”他指节划过榜单,指尖停在相邻的两个名字上。墨迹未干,“周钟意”的“意”字最后一捺拖得长长的,几乎要勾到“祁砚”的“砚”字。
开学那日,两人果然被分到同桌。旧课桌中间有道天然裂缝,钟意总爱把橡皮屑塞进去。某天课间操回来,她发现裂缝里长出“小草”——祁砚用绿毛线搓成细条插在缝隙里,还粘了半片银杏叶当叶子。她笑得前仰后合,却在数学课发现忘带量角器时,看见那道裂缝里缓缓推过来半截透明塑料尺。
秋天第一次月考,并列第一的名字并排贴在教室后墙。钟意偷偷用粉色荧光笔在自己名字旁画了颗小星星,次日发现祁砚名字旁多了颗蓝色的。两颗星星隔着印刷体名字对望,像银河两岸的孤星。
---
十二岁·避雨记(2013年夏至)
暴雨突至时,两人正从图书馆出来。豆大的雨点砸在柏油路上腾起白烟。祁砚撑开随身带的伞,钟意下意识躲进来。伞面是青黛色,绘着银线勾勒的星图——祁远山用气象云图改制的。
狭小空间瞬间被雨水和少年身上的皂角味填满。钟意书包带滑落,祁砚伸手去扶,伞柄一歪,冰凉的雨水灌进钟意后颈。她惊叫着缩脖子,发梢扫过他下巴。祁砚慌忙调整伞的角度,伞骨却勾住了钟意马尾上的浅蓝发圈。发圈崩开,青丝如瀑泻落,有几缕沾在他校服拉链上。
“别动。”祁砚声音有点哑。他低头解缠绕的发丝,呼吸拂过她耳际。钟意盯着他校服第二颗纽扣,上面映着伞面流动的星图。雨水顺着伞骨汇聚成溪,流进两人并排踩着的窨井盖上,一只蜗牛正慢悠悠爬过“市政”的凸字。发丝解开时,祁砚指尖不经意掠过她后颈——那枚蝴蝶状胎记在湿发下若隐若现,像要振翅飞进他掌心。
---
十五岁·竞赛夜(2016年霜降)
省物理竞赛集训营的深夜,自习室只剩笔尖沙沙声。钟意咬着皮筋把碎发拢成团,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像纠缠的藤蔓。最后一道电磁学大题卡得她心烦意乱,橡皮滚到祁砚那边。
他推回橡皮时,底下压着张便签:「试基尔霍夫定律」。钟意醍醐灌顶,刷刷写完解题步骤,长舒一口气。抬头发现祁砚正望着窗外,玻璃上模糊映出两人并肩的轮廓。他忽然在起雾的窗上画了个坐标轴,钟意会意,笑着在旁边添了条正弦曲线。
返程大巴上,疲倦的队友们昏昏欲睡。钟意头抵车窗,迷糊间感觉肩头一沉。祁砚睡着了,碎发蹭着她颈窝,呼吸均匀绵长。她僵着不敢动,目光掠过他微颤的睫毛,落在两人座位中间晃荡的书包带上——那里系着褪色的木铃铛挂件。车窗外,收割后的稻田铺展成金色绒毯,电线杆上停着的麻雀突然振翅,惊落几粒银杏果。木铃铛在颠簸中轻响,像遥远岁月里传来的心跳回声。
---
十七岁·共振仪(2018年谷雨)
高中科技节展台前围得水泄不通。祁砚调整着自制共振仪的频率旋钮,玻璃管里铁砂跳动成波浪。“再慢点。”钟意盯着示波器,将另一台仪器的铜摆球轻轻推近。
当两台仪器频率完全同步时,奇迹发生了:铁砂的波浪与铜球的摆动达成奇异的和谐,悬在仪器间的木铃铛挂件无风自鸣!掌声雷动中,祁砚望向钟意,她眼底映着跳跃的铁砂,像盛满星光的深潭。有同学起哄:“这默契绝了!你俩脑电波共振吧?”
撤展时,祁砚拆下那对木铃铛。一枚铃舌上刻着“2001.10.23”,另一枚新刻着今天的日期。他把后者递给钟意:“共振信物。”她指尖拂过温润的木纹,突然发现内壁刻着极小的泰戈尔诗句——正是当年产房里那本《飞鸟集》第137页的句子,墨迹深嵌木纹,如同命运的年轮。
---
未觉的惊雷
毕业晚会的彩带飘落时,祁砚在礼堂角落找到看星的钟意。“志愿填好了?”他问。她点头,指间转着木铃铛:“你呢?”月光将两人影子拉长在爬满蔷薇的篱墙上,影子里的指尖若即若离。
礼堂里飘来《那些年》的合唱。当唱到“黑板上排列组合,你舍得解开吗”,钟意突然转头。祁砚恰在此时伸手拂去她发梢的彩纸碎屑。指尖触碰发丝的瞬间,礼堂顶灯“啪”地熄灭——跳闸了。黑暗里,木铃铛坠地清响,两只手同时去捡,在冰凉的地面上相叠。
应急灯亮起时,他们已迅速分开。祁砚把铃铛塞回她手里,耳根通红:“...铃舌摔歪了。”钟意攥紧尚带他体温的木铃,胸腔里那场持续了十七年的细雨,终于在此刻听见了雷鸣。
---
时光印记:
- 祁砚书房存着钟意四岁时的“乌龟春”字,裱在气象云图旁
- 钟意首饰盒底层压着避雨日崩断的浅蓝发圈,缠着根不属于她的黑发
- 共振仪陈列在母校科技馆,玻璃罩内两枚木铃铛永远保持着同步摇摆的姿势
岁月像中药罐里升腾的水汽,将懵懂情愫熬煮成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深浓。待青梅熟透坠枝的声响惊动少年时,他们方知心底那片海,早已被对方的星光映亮了经年。
时光很短,短到不经意间就成年了,时光很长,还好,我们可以余生慢慢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木铃摇岁月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个世界太快,我们在平行时空慢慢来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