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离别时刻 ...
-
时间总是飞逝,我们还未来得及细看,它便悄然离去,甚至连招呼都没打。转眼间,李哲三年的驻村生涯即将画上句号。消息传来,清河村顿时被离别的愁绪所笼罩。
最先察觉到这一变化的是王寡妇。她在给李哲送早饭时,发现他正忙着整理资料,桌上摆满了工作总结和交接清单。“李书记,您这是……”她的声音微微颤抖。李哲抬起头,笑容中透着不舍:“大姐,驻村期满,我得回单位报到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全村。村民们纷纷涌向村委会,想确认这一消息。“小李啊,不能再留几年吗?”马大爷紧紧握住他的手不放。“咱们村刚有起色,您这一走……”赵老四急得直搓手。
李哲耐心地解释道:“这是组织规定,驻村书记的任期就是三年。不过大家放心,新来的书记比我更有经验,一定会带领大家走向更好的未来。”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离别的日子还是来得太快。最后一周,李哲忙于交接工作,带着新任书记熟悉情况,走访重点户,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离任前一天,村里悄然筹备着送行活动。王寡妇带领妇女们连夜赶制鞋垫——按照当地风俗,送鞋垫寓意“走好路”;小娟组织年轻人排练节目;孩子们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纪念册……
李哲对此一无所知。他正进行最后的工作梳理,突然接到县里的电话: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进村道路中断,有车辆被困!
险情就是命令!李哲立即组织应急队伍,带着机械赶赴现场。大雨滂沱,山路泥泞,他率先跳进泥水中,指挥抢通道路。
“李书记,危险!”村民试图拉他上来。“没事!赶紧把被困车辆救出来要紧!”李哲抹去脸上的雨水,继续指挥挖掘机作业。
经过三小时的奋战,道路终于抢通。当被困车辆安全通过时,大家才发现李哲的手被划破了,鲜血混着雨水滴落。“快包扎一下!”卫生员急忙跑来。李哲摆摆手:“小伤,不碍事。大家赶紧回去换衣服,别感冒了。”
这个插曲,让接下来的送别会更加感人。
第二天清晨,李哲推开村委会大门,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全村老少整齐地站在院子里,手中捧着各种礼物和锦旗。
王寡妇第一个走上前,递上一双千层底布鞋:“小李,这鞋是我们一针一线纳的。穿上它,走再远的路也别忘了清河村是您的家!”马大爷送上了一本相册,记录着三年来村里的变化:“这里面有您的汗水和心血啊!”小娟代表年轻人送上VR设备:“这里面有全村的全景,想家了随时看看。”孩子们则送上画册,画着他们心中的“李叔叔”。
最让李哲动容的是,赵老四牵来一只小羊羔:“这是合作社最好的种羊后代,您带回城里,看见它就像看见咱们村。”
李哲眼眶湿润,声音哽咽:“谢谢大家!这三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不是我帮助了大家,是大家教育了我,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基层,什么是人民……”
送行的人群一直送到村口。新修的柏油路上,村民们自发排成两行,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拿着山货,都想让李哲带上。
车来了,李哲与每个人深情拥抱告别。王寡妇哭成了泪人,马大爷不停抹眼泪,就连平时最坚强的赵老四也红了眼眶。
“大家放心,我会常回来看望的!”李哲大声说,“清河村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
车缓缓启动,村民们跟随车走了很远很远。李哲透过车窗回望,那个他奋斗了三年的小山村在视线中渐渐模糊,但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印在心底。
回程路上,他翻开村民送的纪念册。第一页写着:“感谢您带来的变化:路通了,灯亮了,水清了,产业兴了,人心暖了。更重要的是,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乡村振兴不是梦,是可以用双手创造的现实。”
李哲抹去眼角的泪水,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段驻村笔记:“三年驻村,一生情怀。我带来的或许有限,但收获的却是无价之宝——人民的信任,基层的智慧,奋斗的幸福。清河村,是我永远的牵挂和精神家园。”
他知道,驻村工作结束了,但乡村振兴的道路仍在延续。而他已经做好准备,带着这份宝贵的基层经验,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服务人民。
车驶出山路,前方豁然开朗。李哲最后回望一眼群山环抱中的清河村,轻声说:“再见,不是为了告别,而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阳光洒在前行的道路上,明亮而温暖。
李哲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心中五味杂陈。手机不断震动,是村民们发来的消息,一条条都是质朴的感谢与祝福。他一条条翻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眶却又一次湿润。
回到单位,同事们纷纷围上来,询问他驻村的经历。李哲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清河村的故事,从初到时的艰难,到后来村民们的信任与支持,再到共同奋斗取得的成果。大家都被他的故事所打动,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新的岗位上,李哲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他将驻村时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际里,积极为各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出谋划策。他深知,每一项决策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谨慎对待。
工作之余,李哲时常想起清河村的点点滴滴。他会翻出村民们送的礼物,看着那双千层底布鞋、那本相册、VR设备和画册,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小山村。他也时常与新任书记联系,了解清河村的发展情况,得知村里又引进了新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他由衷地感到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哲在新的岗位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清河村,没有忘记那段驻村的岁月。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再次回到那个他深爱的地方,看看那里的新变化,与村民们再叙旧情。
而清河村,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新任书记带领着村民们,沿着李哲他们打下的基础,不断开拓创新。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他们时常会提起李哲,那个为他们带来希望和改变的驻村书记,期待着他能再次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