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第 51 章 ...
-
清晨的光线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平常,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切割在季梧秋办公室冰冷的地板上。她到得很早,右臂依旧悬在胸前,动作间带着不易察觉的滞涩。办公室里还残留着昨夜清冷的空气,以及一种属于她个人的、混合着旧纸张和淡淡硝烟味的气息。她试图将自己重新投入这熟悉的环境,试图用堆积的卷宗和待处理的文件,覆盖掉脑海中那些过于鲜活的记忆——仓库的搏杀,审讯室的对峙,医院病房里无声的触碰,以及夜色中那道渐行渐远的、带着伤痕的背影。
指尖划过冰凉的纸质文件,目光落在字句行间,但注意力却像不受控制的飞鸟,总会倏然偏离轨道,落在那只曾与她紧密交握的左手上。掌心似乎还残留着某种幻触,微凉,细腻,带着无法言说的信任与重量。她微微收拢手指,试图抓住那虚无的感觉,却只握住一片空气,以及肩伤被牵扯引起的、清晰的钝痛。
这种分心让她感到一丝烦躁。她习惯于绝对的专注,习惯于将情感剥离,只留下最纯粹的逻辑与目标。但此刻,一种陌生的、细腻的牵绊,像无声渗透的水,在她坚固的心理防线上寻找着缝隙。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季梧秋抬起头,几乎是同时,门被推开。姜临月站在那里。
她换下了病号服,穿着平日里那身简洁利落的职业装,脖颈上缠着新的、更不显眼的医用敷料,巧妙地隐藏在领口之下。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眼神已经恢复了惯有的、深潭般的平静,仿佛昨夜那个在病房里流露出脆弱、在审讯室里与她并肩作战的人,只是阳光下的一道幻影。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没有寒暄,没有问候,甚至没有一个多余的表情。但就在那极短的一瞬,某种无声的电流完成了交换。季梧秋看到了她眼底那片重新凝结的冰层,以及冰层之下,与自己相似的、试图回归常态的努力。姜临月则看到了季梧秋眼中一闪而过的、未能完全掩饰的关切,以及那与她一样,被强行压制下去的波澜。
“许队通知开会。”姜临月的声音依旧带着伤后的沙哑,但语调平稳,听不出情绪。
“嗯。”季梧秋应了一声,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动作间,右臂的不便让她微微蹙了下眉。
姜临月的目光在她悬着的手臂上停留了半秒,随即移开,转身先一步走向会议室。季梧秋跟在她身后,保持着一步左右的距离。走廊里光线明亮,脚步声清晰。她们一前一后,像以往无数次去往会议室那样。但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与以往不同的东西,不是尴尬,也不是疏远,而是一种经过极致压缩后、变得无比沉重的默契。仿佛两人之间连接着一根无形的、绷紧的弦,任何微小的动作都可能引起共鸣。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气氛凝重。许伊之站在投影幕布前,眉头紧锁,脸色比昨天更加难看。时云一和其他几名骨干队员也都在,脸上带着宿夜未眠的疲惫和显而易见的严峻。
看到季梧秋和姜临月进来,许伊之的目光在她们身上快速扫过,尤其是在她们带着伤的脖颈和手臂上停顿了一瞬,眼神复杂,但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重地点了点头。
“人都到齐了。”许伊之的声音带着砂石摩擦般的粗糙感,“长话短说,出现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新案子。”他按下手中的遥控器,投影幕布上瞬间投射出几张高清现场照片。
即使是见惯了各种凶杀现场的在场众人,也忍不住发出了一阵压抑的吸气声。
画面上的场景,与其说是谋杀现场,不如说是一个被精心布置过的、充满亵渎意味的“展示台”。受害者是一名中年男性,被以一种极其扭曲、违反人体工学的姿势捆绑在客厅中央的椅子上,周身赤裸。致命伤是心脏位置的精准一刀,但真正令人头皮发麻的,是尸体被“处理”过的方式——皮肤被大面积剥离,手法极其专业,暴露出的肌肉组织和血管如同解剖图谱般清晰,却又在某些关键部位,被用某种黑色的、类似沥青或特殊聚合物的物质,绘制上了复杂而诡异的几何纹路,如同某种黑暗的图腾。更令人不适的是,尸体的眼睛被挖去,替换成了两颗打磨光滑、闪烁着幽光的黑色石子。
整个现场干净得可怕,没有血迹喷溅,没有挣扎痕迹,仿佛受害者是自愿接受这一切。空气中似乎能透过照片,闻到那股混合着血腥、化学品和死亡本身冰冷气息的味道。
“死者赵明,四十五岁,独居,是一名小有成就的独立建筑师。社会关系相对简单,初步排查未与人结怨。”许伊之的声音冰冷地叙述着,“死亡时间推断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现场没有强行闯入痕迹,没有财物丢失,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纤维残留。凶手清理得非常彻底。”
他切换了一张图片,是靠近尸体脚边地面的一个特写。在那里,用同样的黑色物质,绘制了一个符号——一个被荆棘缠绕的、倒置的鸢尾花,线条流畅,带着一种诡异的美感。
“这是凶手留下的唯一标记。”许伊之指着那个符号,“技术科正在全力分析这种黑色物质的成分,以及这个符号的可能含义。但初步判断,这又是一个……高智商,极度冷静,拥有反社会人格,并且享受这种……将杀戮视为‘艺术创作’过程的变态。”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林墨案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另一个似乎更加棘手、更加残忍的对手已经出现。
季梧秋的目光紧紧盯着投影幕布上的照片,尤其是那个倒置的鸢尾花符号。她的眼神锐利如刀,所有个人的情绪在这一刻被强行压下,只剩下猎手锁定猎物时的绝对专注。她能感觉到这个凶手与林墨的不同。林墨追求的是“寂静”与“形式的永恒”,而眼前这个……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黑暗的、充满象征意义的仪式,带着一种挑衅和展示的意味。
姜临月则更加沉默。她的目光如同扫描仪,一寸寸地掠过照片上的每一个细节——剥离皮肤的切口角度和光滑程度,黑色物质的附着状态,尸体的僵硬程度和姿势所蕴含的力学支撑……她在脑海中快速构建着现场模型,试图还原凶手的行动轨迹和心理状态。这个凶手的专业性,尤其是对人体结构的熟悉程度,让她感到一种职业层面的、冰冷的警惕。这绝非常人所能为。
“凶手对人体结构极其熟悉,手法精准冷酷,心理素质超乎寻常。”姜临月开口,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剥离皮肤需要专业知识和工具,并且需要时间。受害者没有反抗,可能是被药物控制,或者……凶手拥有瞬间制服对方的能力。现场过于‘干净’,说明他计划周密,准备充分,并且很可能不是第一次作案。”
季梧秋接话,她的声音低沉而冷静:“他在展示。这个符号,这个姿势,甚至包括替换眼睛的行为,都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和象征意义。他在传递信息,可能关乎他的动机,他的身份认同,或者……他想要达成的某种效果。他享受这种将死亡‘仪式化’的过程,并且期待被人‘解读’,甚至……期待挑战。”
她的目光与姜临月的在空中短暂交汇,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这个对手,比林墨更懂得隐藏,更善于布局,也似乎……更懂得如何与执法者进行这场危险的“游戏”。
许伊之重重地吐出一口气。“技术科和外围排查已经动起来了,但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这个家伙……像个幽灵。”
他看向季梧秋和姜临月,眼神里带着沉重的托付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梧秋,临月,我知道你们身上都带着伤,但这个案子……太棘手了。我需要你们的专业判断。尤其是凶手的心理侧写和现场物证分析,必须尽快拿出方向。”
压力如同实质般落下。身体的伤痛尚未痊愈,精神的疲惫尚未完全驱散,新的、更加黑暗的阴影已经笼罩下来。
季梧秋挺直了背脊,尽管这个动作让她的肩伤传来一阵刺痛。她的眼神没有任何犹豫。“明白。”
姜临月也微微颔首,眼神沉静如水。“我会尽快完成详细的尸检和物证分析。”
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众人陆续离开会议室,投入各自的工作。季梧秋和姜临月走在最后。
走廊里,阳光依旧,却仿佛失去了温度。
“去实验室?”季梧秋侧头问,语气是纯粹的工作式询问。
“嗯。”姜临月点头,“尸体和现场物证应该已经送过去了。”
她们再次一前一后,走向法医实验室。脚步声中,夹杂着这个新案件带来的、沉重的紧迫感,也混杂着昨夜尚未完全平息的、细微的情感余震。
实验室的自动门在身后合拢,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冰冷的空气,消毒水的气味,以及各种精密仪器待机时发出的极低嗡鸣,构成了这里熟悉的环境。送来的物证箱和承载着受害者尸体的运尸袋已经放置在中央的操作台上,像一个沉默而残酷的谜题。
姜临月戴上手套,穿上防护服,动作一丝不苟,专业而冷静。她走向运尸袋,拉链被缓缓拉开的聲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当那具被残忍“修饰”过的尸体完全暴露在眼前时,即使是姜临月,呼吸也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季梧秋没有靠近操作台,她只是站在稍远的地方,倚着一张实验台边缘。她的目光落在姜临月身上,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看着她那双戴着橡胶手套、即将触碰死亡的手。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她胸腔里涌动——是面对新案件的严峻压力,是对受害者遭遇的冰冷愤怒,但更多的,是一种连她自己都未必完全清晰的、对眼前这个人的担忧。
姜临月的脖颈上,那圈医用敷料在实验室的冷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她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身体和精神都尚未完全恢复,此刻却要立刻投入另一场与极致邪恶的对峙。
季梧秋的左手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她想起昨夜掌心那份真实的触感,那份坚定的回应。
就在这时,姜临月似乎感觉到了她的注视,微微侧过头,目光穿过实验室清冷的空气,与季梧秋的相遇。
没有言语。
姜临月的眼神平静,甚至带着一种进入工作状态后特有的、剥离情感的绝对专注。但季梧秋却仿佛能从那片平静之下,读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以及一种……无需言说的坚韧。
季梧秋对她几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一个简单的动作,却仿佛传递了千言万语——我在这里。我们一起。
姜临月收回目光,重新聚焦在眼前的尸体上,拿起了解剖刀。她的动作稳定,精准,仿佛外界的一切,包括自身的伤痛和疲惫,都被隔绝在了那层理性的壁垒之外。
季梧秋也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姜临月身上移开,投向旁边物证箱里那些被封存的、带着黑色物质的样本,以及那个倒置鸢尾花符号的高清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