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槐巷探案与画材店秘辛 ...

  •   清晨的槐巷裹在一层薄雾里,断墙残垣间堆着半人高的废砖,几棵老槐树的枝桠光秃秃的,枝尖挂着没掉的枯叶,风一吹就簌簌响。江叙的警车停在巷口,小夏子扒着车窗,手里挥着张手绘地图,嗓门比雾汽还穿透力强:“江老妈子!林刺头!画材店在前面第三个门,仓库按王浩说的,就在老槐树斜对面,蓝色大门特显眼,别走错啦!”

      孟晓棠从副驾驶下来,裹紧了外套吐槽:“小夏子你怎么不去现场?就会在这儿纸上谈兵,昨天说王浩躲网吧,结果人跑旅馆了,还好意思指挥我们!”

      “哎呀孟姐,我这不是得守着监控嘛!”小夏子立刻做了个“老佛爷礼”,嬉皮笑脸地讨饶,“等你们抓着‘蜂后’,我请你们吃槐巷老字号的糖糕,甜得很!”

      江叙没理会两人拌嘴,转头看向林砚:“我们去画材店,张弛和陆周去仓库,保持通讯畅通,有情况随时联系。”

      “嗯。”林砚点点头,目光扫过巷子里的断墙,“槐巷拆迁后没多少人住,动静别太大,免得打草惊蛇——周建国要是看到警察,说不定会提前销毁证据。”

      两人并肩往画材店走,脚下的青石板路坑坑洼洼,偶尔能踩到碎瓷片。老周画材店的门是斑驳的木门,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周记画材”四个字被风雨浸得快要看不清,门缝里飘出淡淡的松节油味,和命案现场的味道一模一样。

      江叙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开了条缝,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探出头,眼里满是警惕:“你们找谁?我这店要拆迁了,不卖东西了。”

      “周建国?”江叙拿出警察证,“我们是市局刑侦支队的,想找你了解点情况,关于镉红颜料的事。”

      周建国的脸色瞬间变了,手不自觉地摸了摸袖口,往后退了半步,想关门:“什么颜料?我不知道!你们找错人了!”

      林砚上前一步,挡住门缝,目光落在周建国的手上——他的指尖沾着一点暗红色的颜料,指甲缝里还有没洗干净的灰:“周老板,你手上的颜料,和我们在西郊命案现场、王浩画纸上找到的,是同一种吧?都是你店里特供的镉红,掺了特殊荧光剂的那种。”

      周建国的肩膀抖了一下,眼神飘向里屋,声音发紧:“我……我就是个卖画材的,别人买什么我就卖什么,不知道什么命案!”

      “王浩你认识吧?”江叙顺势跟进,拿出王浩的照片,“他说你给他过一瓶‘周记’颜料,让他画蜂巢符号,还听见你店里有人喊‘老周’,说‘颜料该补了’——这个人,是不是‘蜂后’?”

      “蜂后?”周建国的脸瞬间白了,腿一软,差点摔倒,江叙伸手扶了他一把。他靠在门框上,喘着粗气,过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我……我不能说,说了她会杀了我的……我老伴还在医院,她要是知道我惹了这事,肯定会急死……”

      林砚蹲下身,和周建国平视,语气放柔:“周老板,我们已经派人保护王浩的父母了,也能保护你和你老伴。但你要是一直瞒着,‘蜂后’只会把你当替罪羊,到时候你不仅保不住老伴,自己也得坐牢。你想想,是瞒下去冒险,还是跟我们合作,争取从轻处理?”

      周建国的手指绞着衣角,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抬头看了看江叙,又看了看林砚,最终叹了口气:“我说……我说还不行吗?‘蜂后’是个女的,十年前就开始在我这儿买颜料,每次都用变声器打电话,让我把颜料放在店后巷的旧桶里,她自己来拿,从不见面。”

      “她有没有说过仓库的事?”江叙追问。

      “说过……”周建国往屋里挪了挪,示意他们进来,“她让我帮她囤颜料,说仓库在老槐树对面,蓝色大门的那个,钥匙藏在画材店柜台底下的暗格里,只有我和她知道。”

      江叙和林砚对视一眼,立刻走到柜台前。林砚蹲下身,手指在柜台底部摸索,摸到一块松动的木板,掀开后,里面果然藏着一把铜钥匙,钥匙柄上刻着个小小的蜂巢符号——和命案现场的符号一模一样。

      “仓库里除了颜料,还有什么?”林砚拿起钥匙,放进证物袋。

      “我不知道……”周建国摇了摇头,“她不让我去仓库,说进去会‘倒霉’。但我偶尔听她打电话,说什么‘十年前的东西不能动’,还有‘江警官的笔记’——我不知道是谁,你们一提‘蜂后计划’,我就想起这个,是不是跟十年前的案子有关?”

      江叙的心脏猛地一缩——“江警官的笔记”,肯定是父亲江振海的!他强压着激动,问:“她还说过什么关于‘江警官’的事?”

      “没了……”周建国摇摇头,“她每次提到这个,都很紧张,很快就挂电话。我只知道,她很怕别人知道仓库里的东西,尤其是十年前的那些。”

      就在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张弛的声音:“江队!我们找到仓库了!蓝色大门,上面有蜂巢标记,用紫外线灯照,门把手上有荧光!我们准备进去,你们那边怎么样?”

      “我们拿到钥匙了,马上过去!”江叙对着对讲机说,又转头对周建国说,“你跟我们一起去仓库,指认你知道的情况,也算立功。”

      周建国点点头,颤巍巍地拿起外套,跟着他们往仓库走。槐巷的雾已经散了些,阳光透过断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老槐树就在前面,树干粗壮,树皮裂开深深的纹路,树下果然有个蓝色大门的仓库,门把手上的蜂巢标记,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

      张弛和陆周已经在门口等着,陆周手里拿着紫外线灯,照在门上,荧光标记瞬间亮了起来,比之前在现场看到的更清晰。“江队,我们检查过周围,有新鲜的脚印,40码,女性,应该是‘蜂后’留下的,她可能刚离开没多久。”

      江叙拿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嗒”一声,锁开了。他推开门,一股混合着颜料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仓库里堆着一排排颜料桶,桶身上都贴着“周记”的标签,还有几个铁皮柜,里面放着账本。

      陆周立刻用紫外线灯照射,颜料桶上的荧光蜂巢标记亮得刺眼,铁皮柜的抽屉上也有同样的标记。他拉开一个抽屉,里面是一本厚厚的账本,上面记录着近三年的颜料进出和资金流水,很多笔支出都指向匿名账户——和李明远电脑里“蜂后计划”的资金流向一致。

      “江队!你看这个!”陆周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本,封面已经泛黄,上面写着“振海笔记”——是父亲的字迹!

      江叙快步走过去,双手接过笔记本,指尖微微发抖。翻开第一页,是父亲熟悉的字迹,记录着十年前查“蜂巢组织”的线索:“1999.03.10,槐巷仓库,陈默可能藏在这里;1999.03.15,与‘蜂后’见面,确认仓库里的‘货’是陈默的画作……”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只剩下残缺的纸边。

      “‘货’是陈默的画作……”林砚凑过来看,“‘蜂后’囤颜料、藏画作,可能是想通过这些控制组织成员,或者用画作传递信息——陈默的画里,说不定藏着‘蜂后’的身份线索。”

      周建国站在门口,看着仓库里的颜料桶,突然说:“她……她上个月来拿颜料时,说要‘处理掉十年前的画’,还让我准备更多的镉红颜料,说‘有大用处’——我当时没敢问,现在想起来,她是不是要销毁证据?”

      “很有可能。”江叙合上笔记本,把它放进证物袋,“她知道我们在查,想销毁十年前的证据,包括我父亲的笔记和陈默的画作。还好我们来得及时,没让她得逞。”

      孟晓棠这时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相机,对着仓库里的颜料桶和账本拍照:“江队,这些都是关键证据,回去就能比对‘蜂后计划’的资金流水,还有‘蜂后’的脚印,说不定能在数据库里找到匹配的!”

      江叙点点头,又看向周建国:“你再想想,‘蜂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特征?比如身高、声音,或者她提到过的名字、地点?”

      周建国皱着眉,努力回忆:“她的声音很细,像是刻意装的,身高大概165左右,每次来拿颜料都穿黑色风衣,戴帽子和口罩。还有,她给我的钱,都是旧钞,上面有淡淡的檀香——我老伴信佛,我知道这种味道,是寺庙里的香。”

      “檀香?”林砚的眼睛亮了,“槐巷附近有个普济寺,香火很旺,‘蜂后’可能经常去那里,或者和寺庙有关。”

      江叙捏着证物袋里的笔记本,指腹蹭过封面的“振海”二字,心里忽然清明了些——父亲十年前的线索、陈默的画作、“蜂后”的檀香印记,这些碎片终于开始往一处聚拢。他转头对张弛说:“安排两队人,一队把仓库证据运回局里,仔细检查每桶颜料和铁皮柜,尤其是陈默的画作,哪怕只有碎片也要找出来;另一队去普济寺,查近十年常去的女性香客,重点找身高165左右、有绘画背景的人。”

      “收到!”张弛立刻拿起对讲机布置任务。陆周已经开始提取脚印模型,孟晓棠则在给周建国做补充笔录,仓库里的忙碌声,盖过了槐巷的风声。

      林砚走到江叙身边,看着他手里的笔记本:“你父亲的笔记里提到‘1999.03.15与蜂后见面’,那天是不是……”

      “是我父亲失踪的日子。”江叙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他肯定是发现了仓库的秘密,才被‘蜂后’盯上。现在我们有了笔记,有了檀香线索,还有周建国的证词,离找到她不远了。”

      阳光穿过仓库的气窗,落在笔记本上,把“振海”两个字照得清晰。周建国站在门口,看着江叙手里的本子,忽然低声说:“警官,我想起一件事——十年前陈默失踪前,也常去普济寺,每次都带着一幅画,说要‘还愿’……”

      江叙和林砚同时转头看他,眼里都闪过一丝亮色。陈默、普济寺、画作、檀香——又一条新的线索,在仓库的霉味与颜料香里,悄然浮现。江叙把笔记本揣进怀里,对众人说:“回局里,把所有线索串起来,这次一定要摸到‘蜂后’的尾巴!”

      警车驶离槐巷时,老槐树上的枯叶又落了几片,飘在蓝色仓库的门上。江叙看着窗外倒退的断墙,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父亲的笔记、陈默的画作、普济寺的檀香,这些曾散在时光里的碎片,终于要拼成完整的真相。而他身边的林砚,正低头看着周建国的证词记录,笔尖在“普济寺”三个字下,画了一道重重的横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