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猪猪必要死得其所 ...

  •   曾二奶奶的怀相日渐安稳,近来的胃口也好了许多。

      林薇特意约了她,还有苏令仪,一同去京中香火鼎盛的大相国寺”品尝素斋。

      寺内的素斋果然名不虚传,虽是全素,却做得鲜美异常,几人都用得十分满足。

      用罢斋饭,林薇小心扶着曾二奶奶在寺内幽静的古道上散步消食。

      白芷捡了几片形状完美的金黄银杏叶过来:“郡主,您看这几片可好?”

      林薇之前就念叨着要挑最漂亮的叶子回去做书签。

      距离上次几人同去绣庄已过去好些天,林薇趁曾二奶奶不注意,朝苏令仪撇去一个幽怨的眼神,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

      令仪姐姐嘴巴也太紧了,那日之后与王晦的进展如何,半个字也不肯透露,太不够意思了!

      约她出门也约不到,还躲着!今天好不容易才找了借口喊她出来。

      苏令仪察觉到她的小动作,只低头摆弄着手中脉络清晰的银杏叶,唇角微弯,并不接话。

      待细心将有些疲乏的扶着坐下后,她才对林薇道:“薇儿,待送了曾二奶奶回府后,我去你府上叨扰片刻可好?”

      “不好!”林薇立刻拒绝,叉着腰,扮作恶霸模样,“除非留宿陪睡!否则免谈!”

      几个跟着的丫鬟都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

      曾二奶奶轻轻捏了捏林薇的手,笑嗔道:“这哪里来的蛮横郡主,竟这般霸道!”

      林薇立刻变脸,笑嘻嘻地蹭着曾二奶奶的肩膀撒娇:“苏姐姐我所爱也,另一位苏姐姐亦我所爱也!可惜名花有主,不然两位苏姐姐我都想拐回家呀!”

      众人又被她逗得笑作一团。

      临走前,林薇让苍术去斋堂打包了几样精致的素斋点心,一行人这才施施然返程。

      一进林薇的闺房,门刚合上,林薇就迫不及待,装也不装想吃瓜的心。

      一把掐住苏令仪的胳膊,她瞪圆了眼睛威胁,“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最好老实交代,不然我可要动用咯吱你了!”

      苏令仪不甘示弱,伸手去扭她水嫩的脸颊:“你可比我更怕痒!最好想清楚,莫要‘杀敌一千,自损二千’!”

      林薇“嗷嗷”叫着扑了上去。沈姑姑在门外听着里面的嬉闹声,无奈又宠溺地摇了摇头,细心地将房门掩好,留她们自在说话。

      一番笑闹,两人都有些乏力,并排躺在柔软的床榻上。

      见林薇还在那挤眉弄眼,一副“你快从实招来”的表情,苏令仪侧过身,温柔地帮她理了理方才弄乱的鬓发。

      “那日从绣庄回去后…王郎君,确实写了一封信来。”

      林薇立刻竖起耳朵。

      “信中……也不过是些寻常赞语,”苏令仪语气平淡,耳根却微微泛红,“无非是赞我 ‘兰心蕙质’、‘心存仁念,巧思利民’ 之类的话。”

      林薇闻言,直接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用得着他夸?只要眼睛不瞎,谁不知道令仪姐姐你这番举措的功德?”

      她侧身用手撑起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苏令仪,“别想转移重点!关键是,然后呢?信里还说了什么?之后可有再见面或通信?”

      苏令仪看着她急切的模样,浅浅一笑,却不答反问,眼神带着几分认真与关切:“那你先告诉我,你……那人,是谁?”

      她这几日还真没怎么考虑王晦的事情,倒是担心林薇比较多。

      一方面觉得薇儿此举过于大胆,那人行事也太过孟浪轻佻,竟不知爱惜她的名声!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该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薇儿,薇儿本就活得那般肆意洒脱……

      可男女之事,世人眼中终究是女子更易吃亏!

      尤其是薇儿还曾发下那般近乎 “献身社稷,以身许国” 的宏愿,若此事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

      她心中猜测了几个人选,又都觉得不太可能,担忧与好奇交织,也是她这几日没有应林薇约的原因。

      林薇愣了一下,随即失笑:“就这?这有什么不可说的。”她语气坦然,“是折彦质。”

      她丝毫不怀孕苏令仪的人品,并不觉得此事需要隐瞒。

      “折彦质?!”苏令仪彻底愣住,这是她从未设想过的答案!

      她甚至猜测过会不会是自己那位严谨的五哥……骤然听到这个名字,一股怒火直冲心头!

      果然是边陲回来的莽夫!

      她气得一拍床榻坐起身来,“粗鄙武夫!不知礼数! 他!他怎可如此待你!这些军营中人,最是……最是放浪形骸,不知礼数!”

      林薇皱起眉头,拉住她的手,正色道:“令仪姐姐,是我自己愿意的,并非他强迫于我。”

      苏令仪话语一哽,是了,以薇儿的性子,此事定是她甘愿的,不可能是被勉强。

      而且那折彦质既是她心仪之人,自己这般斥骂,确实不妥……

      她回握住林薇的手,语带歉意:“薇儿,对不住,我不该……我只是……”

      “我知道,你是心疼我,怕我委屈”林薇神色缓和下来,理解这是女方亲友常见的反应。

      哪个好人家会对拱自家白菜的猪有好感呀。

      “但是令仪姐姐,我觉得世人对武将,不该抱有如此深的偏见。”

      她冷哼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讥诮,“朝堂上那些所谓读圣贤书的君子,一个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高居庙堂却反过来责骂那些在边关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将士,岂非可笑?”

      她反手紧紧握住苏令仪的手,目光清亮而坚定:“我知道,自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 以来,重文轻武之风便根深蒂固。但我觉得,这是错的!大错特错!”

      她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力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没有真正的‘以德服人’,即便有,那也是 ‘武德’ 充沛之下的德!”

      “我们没法跟北辽、西夏讲孔孟之道,讲仁义礼智信。若不能 ‘打服’ 他们,你,我,我们所有大宋的女子,乃至这锦绣河山,都不过是谈判桌上可以随意交换、牺牲的筹码罢了!”

      苏令仪被这一番石破天惊的言论彻底镇住了。

      她原本担忧的不过是女儿家的闺阁清誉,怕薇儿本就因特立独行而遭人诋毁,若再有此事更是雪上加霜。

      却万万没想到,薇儿心中所虑,所愤,竟是关乎国本的文武之道!

      她眨了眨眼,仔细回想,重文轻武,好像……确实如此,甚至薇儿若是不提,她都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世人对武夫,天然带着轻视,认为他们 “好勇斗狠” ,若非活不下去或是罪犯充军,良家子谁愿从军?

      一时间,她心绪翻涌,恍惚难言。

      她素爱钻研格物之理,母亲常忧心她太过专注此道,未来恐被婆家不喜。

      而薇儿却觉得文武当张弛有道,批评世人重文轻武之弊……

      这世俗的偏狭眼光,可真是……

      第二日,苏令仪在林薇府上用过早饭便回去了。

      林薇把人送走,才猛地反应过来,一拍额头:“靠!昨天本来是冲着八卦去的,怎么最后变成了讨论价值观的严肃命题了?瓜也没吃到!”

      她懊恼地摇了摇头,许是思绪被引到了边事国防上,心底忽然有些想念起那个远去西北的少年将军。

      也不知他们一行人此刻行至何处了?

      “白芷,”她唤道,“把昨天捡的银杏叶都拿出来,我们做些漂亮的书签。”

      她想着,可以用浆糊混合少许明矾水反复涂刷,应该能起到一定防腐防虫作用,待其干透硬化,便能较长时间保持形状和色泽了。

      到时候和做好的羽绒服一起,寄几个精心制作的银杏书签给折彦质。

      埋头做了一下午手工,林薇觉得腰酸背痛,站起身活动筋骨。

      苏木恰在此时递进来一份帖子,一看那熟悉的、遒劲洒脱的字迹,林薇便知是谁。

      是我坡仙的!哇!坡仙的字还是这么好看!

      拆开一看,果然是苏轼来信。

      信中言,赵思赵言道郎中那边已安排妥当,计划后日一同去城外的庄子查看小猪长势,询问她的时间是否方便。

      林薇提笔准备回帖,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一事,啊呀!巧了么这不是?

      王家和苏家,好像七拐八弯的,也算沾亲带故嘛!邀王郎君一同前往,也能算得上名正言顺?

      她自顾自地点点头,什么?他在家专心治学不应多打扰?那怎么是打扰了!理论需与实践相结合方是正理!

      邀他看看这关乎国计民生的养猪大业,这 ‘菜篮子’、‘肉铺子’ 工程,哪里是闷头之乎者也能比的?

      她越想越觉得有理,大不了,倒时把他小叔叔王谨一家也约上,搞个 ‘亲子活动’ !正好还可以把杀猪菜也安排上!

      她笑嘻嘻地开始回帖,说明了想邀王家和苏家几位一同前往,既看看两个试点庄子的养殖进展与繁育情况,也借此机会让大家品尝一桌全猪宴,见识见识猪皮、猪毛、猪油等制品的妙用。

      “开玩笑,”她边写边嘀咕,“养殖业也需要 产业链整合,得最大限度挖掘猪猪的 ‘贡献值’!让它死得其所,方能安慰其‘在天之灵’!”

      后日,庄子上格外热闹。

      “……诸位请看,”林薇让庄子上的工匠拿起几样制品,一一介绍。

      “这柄刷子,便是用碱水反复清洗、暴晒消毒后的猪鬃所制,坚韧耐用。若有需要,熏上香料或蘸取少许头油,用于梳理衣物、床铺,乃至擦拭靴面,都非常便宜趁手!”

      “还有这根革带,乃是猪皮经过鞣制而成,比牛皮更为柔软贴身,且成本低廉,后续用以制作日常便鞋、手套内衬,极为合适。”

      “再看这个……”

      林薇让工匠们将猪油熬制的肥皂、猪骨磨粉做的肥料等一一展示。

      众人看得连连点头,啧啧称奇。

      赵思郎中虽未亲上过林薇的人文地理课,但也与同僚探讨过她提出的“产业链上下游”概念。

      对此他颇有感触,抚须赞道:“郡主此举,确令人受益匪浅。不固于成见,广开思路,且能想方设法,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实在是利国利民之创举。”

      苏轼接过话头,眼中闪着激赏的光芒:“正是!原本以为郡主建言推广养猪,固本培元,惠泽民生,已是大义。”

      “却不想,由这一‘猪’之物,竟衍生出如此繁多且实用的物事,《庄子》有云 ‘道在屎溺’,今见郡主化寻常为神奇,方知此言非虚,受教受教!”

      林薇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道:“谬赞啦,没有说得那么伟大。不过 ‘物尽其用’ 确实是我所信奉的。垃圾是放错的资源!浪费,最为可耻!”

      说起浪费问题,她语气认真起来,“世人尽可有所偏好,不喜欢的东西可以不用,但不应轻易废弃。”

      “譬如这猪皮,有人觉得粗糙纹路不喜,自有不嫌弃之人需要,或可赠予,或可低价售之,总好过丢弃糟蹋。”

      “昔有唐代韦陟奢靡,食鸡只取舌下三寸嫩肉,余者尽弃,在我看来,实乃暴殄天物!”

      我们连真的垃圾都回收利用的好吧!

      众人闻言,皆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之后,林薇想进一步与苏轼、赵思探讨养殖优化的问题。

      主要是当前黑猪脂肪含量不足,和后世大白猪差别很大,但品种问题一时半会也解决不了。

      她只好在饲料配比和圈养方式上进行改进,甚至还想着去和城里的大正店谈谈,收购他们的厨余来处理后作为饲料补充。

      林薇瞧见苏令仪与王晦站在不远处,便笑嘻嘻地走过去,故意扬声道:“令仪姐姐,我得和两位先生详谈,庄子后面那片枣林这会儿景致很不错,环境清幽,你们若无事,可以去走走看看。”

      她冲苏令仪俏皮地眨了眨眼。苏令仪对上她促狭的目光,脸颊微红,却是落落大方地颔首轻笑,应道:“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